“此次大宋北上用兵,是因為大宋朝國舅周安在我日本博多遇難。不如再遣派使者,斬了行扁和光助,賠償款項,和親大宋,儘量讓日本避免戰事。”
攝關九條道家看了看旁邊的岳父西園寺公經,輕聲開口。
攝關,是攝政和關白的合稱。天皇年幼時,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稱攝政。天皇年長親政後,攝政改稱關白,輔助天皇總攬政事。後來攝政和關白逐漸混合,稱為攝關。
九條道家的外孫是日本國天皇四條天皇,現在只有六歲,日本朝廷盡被九條道家一門控制。
“你是要我日本對宋朝屈服嗎?八嘎!九條,你的血氣哪裡去了?”
常年處理朝廷事宜,以及天皇等事,本就百病纏身、筋疲力盡的幕府執政北條泰時,忍不住罵了一句。
“八嘎!北條,你是要把日本引入戰亂嗎?宋軍船堅炮利,都是虎狼之師,連韃靼鐵騎都被他們打敗,逃回了草原。日本和大宋,就好比三歲的小孩和強壯的大人,怎麼打?你這個自以為是的蠢貨!”
九條道家久居上位,從沒有人對他無禮。再加上宋軍大兵壓境,以及二者不可調和的矛盾,讓他也是不由得爆粗。
“八嘎!九條,你要和我決鬥嗎?”
身為幕府執政,日本實際的控制者,北條泰時怒氣爆發,眼睛瞪著九條道家。
“北條,我會怕你嗎?八嘎!”
九條道家毫不示弱,似乎一點就爆。
“你們都少說兩句。”
看到二人面紅耳赤,似乎就要大打出手,西園寺公經趕緊開口相勸。
“沒有那麼容易。現在宋軍就在對馬海峽對面,和博多隔海相望。宋軍的蒸汽船半天就能攻打博多。現在要和宋朝談和,恐怕是來不及了。”
從宋人的報紙上,以及宋軍在高麗沿海佈置重兵,他可以感覺得到,宋朝來者不善,似乎就是要對日本用兵。
九條道家和北條泰時對視一眼,各自收回了目光,不再言語。
“北條,你是幕府執政,軍事上你說了算。宋朝大軍來襲,你有什麼應對之策嗎?”
西園寺公經語氣柔和,繼續輕聲的一句。
以他對北條泰時的瞭解,北條泰時一定會應戰,否則,他在日本武士心目中的威望就會大大下降,或許就會倒向日本朝廷一邊,這絕不是鎌倉幕府願意看到的。
“幕府已命九州各地的地頭按領有田地的多少出錢出力,在博多沿岸建造了一道綿延50裡的高2米、底部寬3米防禦工事,用以抵擋宋朝水師登岸。如今九州的御家人帶五萬武士集結於大宰府的博多和海上,隨時迎戰宋軍。”
果然,北條泰時猶豫著說了出來。
“宋軍有二十萬,又有蒸汽船和火器,五萬武士恐怕不夠!”
西園寺公經搖了搖頭,皺著眉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