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漸看著紙上剩下兩個名字,犯了選擇困難症。
這兩位女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比較適合。
英國女王安妮,算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蕾絲邊了。
她雖然貴為女王,卻受到兩位女性情人的控制。
而這兩位女性情人,又因為其丈夫,分別屬於現在英國自由黨、保守黨的前身輝格黨和託利黨。
所以當時英國政壇,也因為這段神奇的三角戀,而不斷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政治決策。
當時的英國,還屬於“日不落”帝國時期,並且正和歐陸代表法蘭西開戰。
因此,這段戀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深刻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政治版圖,並對後世的很多著名人物的崛起有著深遠的影響了。
而另一位女性瓊恩,對世界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甚至,她是否真實存在,都有待考據。
瓊恩的名字和事蹟,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應該是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
雖然後來又有很多證據,佐證了這位女性的存在。
但直到今日,梵蒂岡教廷還是不斷否認的。
要知道,他們甚至已經承認了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以及宗教裁判所的惡行。
那麼,又有什麼能比這兩件事,還動搖教廷的根基呢?
王漸翻看著資料,嘴中不時發出一聲聲驚歎。
在中世紀歐洲,教廷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女性沒有受教育權、繼承權。
甚至很多女嬰剛出生,便被直接溺死,也是符合教義的。
可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叫做瓊恩的女性,居然登上了教皇之位。
這種傳奇性,簡直可以把上述所有偉大的女性們,直接吊著打一遍了。
“安妮還是瓊恩?”王漸的手指,在桌面上不斷敲動。
可忽然之間,一份報紙出現在他的面前。
“第一夫人希拉里,號召女性們多參與政治。
這樣,才有助於女性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