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在京城周邊就要打散,最多一家人可以在一起,由村長負責安置,朝廷給每人每月發十二斤糧食。”
安置的條件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這些流民那是萬萬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朝廷眼中是有我們的。”
“可不是,來的路上我就盼望著能給口吃的,不死了就成,哪裡曉得還有這樣的好事。”
“還要發農具啊?那東西貴啊。”
識字的人說了,“說的是一家有幾個壯勞力就發幾把鋤頭,幾個婦人就發幾把割草的刀,還要發鍋。”
“哎喲,咱們這是遇到明主了。”
眾人感慨連連,一時間都猶豫起來,要去哪裡好呢?
想象中流民擁堵城郊鬧事的場面沒有發生,這些流民當日來第二日就被安置了下去,一絲拖泥帶水都沒有,當得知那些被安置的流民,動身之前還朝著皇宮的方向下跪磕頭,朝臣們比皇帝感慨的還厲害。
“我朝建立以來天災無數,流民更是不知凡幾,安置的這麼妥當還是頭一回。”
“是啊,流民們一到就登記戶籍,安排住處,準備吃喝,然後就安置下去,來一批安置一批,井井有條,流民們不僅沒鬧事還都是心存感激。”
誰辦的這事呢?
皇帝在京城的五個兒子辦的,兩個大的領頭,三個小的幫忙,“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啊。”
皇子們太能幹,顯的他們這些朝臣很無用啊。
至於皇帝,那自然是得意的關起門來放聲大笑。
為什麼要關著門?
因為他是仁慈的皇帝,怕朝臣們太過嫉妒影響到身心健康,哈哈哈哈~~~
六月初一,安南王府的小世子和小郡主週歲宴,大宴賓客,這不僅是兄妹兩人的週歲宴,更是夫妻兩人第一次在府中辦如此盛大的宴席,滿朝文武都在他們的宴請之列,還有一眾商戶,夫妻兩人下面的各大管事等等,天剛亮大門口就排起了長龍,熱鬧非凡。
“你這是沒在城外施粥?”
妯娌幾人都被請來幫忙,夏生歌問了起了這事,按說遇到這種時候總是要透過施粥來給兩個孩子祈福的。
文綿綿搖頭,“人家在外面逃荒求生,我告訴他們我在城中大擺宴席?”
“他們可能就是一邊吃我的粥一邊罵我了。”
“祈福也不在這些形式上,那些流民吃的飯食裡就有我出的糧食,他們路上的花用就有我出的銀子,這就算是我為兩個孩子祈福了。”
這次她可以出了整整兩萬斤的糧食,五萬兩的現銀,幫助那些流民平安抵達落戶的地方。
夏生歌笑道:“你這次捐助沒有宣揚,人家也不知道啊。”
“哎呀,也不是每次都需要宣揚的,落到實處比什麼都強。”文綿綿笑道:“大嫂就放心吧,我心裡有數。”
夏生歌失笑,“是,你有數,我去忙了。”
賓客們的越來越多,因是週歲宴,文綿綿還特意說歡迎帶了家裡的孩子們一同來赴宴,是以今日小孩子多,府裡專門抽調出來了人手幫著看孩子,花園裡更是早早的就佈置十分夢幻,可供小朋友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