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綿綿嘆了口氣,“這些沾滿了銅臭味的事我向來都是不喜歡拿出來說的,但此刻我覺得應該讓你們知知曉。”
說著掰著手指道:“我要挑選適合的紙張,我讓人一本一本的刊印,光是制模就多費功夫?”
“要知道為了不至於斷貨重新做模增加本錢,我每本書都刊印了上百本,曉不曉得花費了多大的本錢?”
“這麼大的樓是我花錢修起來的,真金白銀的花出去的,光是裝潢就好幾個月,為了更好的保護書冊,又是一大筆不菲的花銷。”
“我這麼給你們說,城中有三家造紙坊因為接了我的活兒,光是提供紙做成書冊,他們就賺了一年的錢。”
“幾家印刷坊點燈油燈的忙,幾個月就賺了以前兩三年的錢。”
“人家都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把我當成了最大了主顧,過年都給我送了年禮,見了我就像是見了財神爺。”
最後更是痛心疾首的說了,“我家王爺說我做的這個買賣少說三年才能回本,要不是我家王爺財大氣粗給我兜底,這買賣半路就夭折了。”
哭窮哭慘,她向來都是有一手的。
說著還摸著出來帕子壓了壓眼圈,隨後深深吸了口氣,“說起來是我太天真,但你們說我訊息都放出去了,也向各位大人開了口拿了書,全城的百姓都盼著,我不能半途而廢啊,咬著牙堅持到的開業。”
“也算我給學子們做點好事吧。”
“以上就是現實的問題,記下來我將簡單的說下狹隘。”
其實就現實問題在場的各位老大人已經接受了她的說法,他們也不是故意找茬,只要說清楚就行了,至於第二點嘛......
“輕易能獲得的東西都是不被珍惜的,人如此,書也是如此。”
“好的東西當然要有配得上的價位,得來不易才會好好珍惜,說的直白些,付不起銀子就得要付出更多的辛勞,這個道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
最後看向眾人,“我狡辯完了。”
秦老大人哼哼兩聲,“就你道理多。”
文綿綿笑眯眯宣佈了藏書樓的第一個對外政策,“多少人有才華之人將畢生的心血書寫於紙上,卻苦於沒有名氣無人問津,最後壓在箱底永不見天日。”
“就算有名氣的大家寫出什麼精彩絕倫書冊也是被人收藏,從此不被人知曉,我想所有些出這些東西的都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某種情況下‘孤本’二字並非是一種榮光。”
說著又清了清嗓子,拔高了聲音,“現在我們藏書樓即將給這些有才華的人一個機會,只要他寫出好的書並且交由我們來刊印我們來賣,我們可以給他一筆可觀佣金,可以是一次性買斷,從此這書是賺是虧都與他無關,也可以和我們分成,我們每賣不出一本書就會給他一份相應的佣金,三月一結。”
“具體分多少,可以面議,總歸不會讓人失望的。”
王老大人聽明白了她的意思,眉頭輕蹙,“這不是讓學文沾染了銅臭味,變的世俗?”
文綿綿就看不慣這種,寫文章做學問的人就不配吃飯啊?
“人活在世總歸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再有文采的人也要先果腹才成,做學問的人不應該和清貧聯絡在一起。”
“傳世當中那些清貧潦倒的大家多少有點欺騙世人了,寫出《懷月於水》的大家尤進在世人口中那是貧困潦倒之人,但他的文章裡描繪出來全是富貴人家才能看到的物件兒,吃的那些東西全都價值不菲,甚至還說綾羅悶氣這樣的話,可見是富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