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啟稟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第912章 姐夫,狠狠的宰他們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2章 姐夫,狠狠的宰他們吧 (2 / 4)

“安南王坐擁商部,掌握著國庫一半的錢袋子,他這位子朝中無人可以取代,說句直白的,這就是皇上專門為他設的。”

“王爺手裡的差事雖然不少,但沒有能與之抗衡的,早前皇上召見糧商,加上今年多地乾旱,屬下斗膽猜測皇上怕是對農田這一塊有了新想法。”

“若是王爺能掌握農田治理......”

隨著他的分析,華旌勝豁然開朗,農田治理那就是能接觸到糧食,且若是辦成了功勞甚大。

老六原本掌握糧食,但松林夫人和林家切割,算是損失了一部分糧食的來源,至於遠在北襄的糧食......鞭長莫及。

首席謀士並非浪得虛名,華旌勝對陸行可以說相當的倚重,當即就決定採納他的意見,也就是在第二次早朝,皇帝當場宣佈了取消農器稅和耕牛稅的決定。

有人覺得皇帝英明神武,有人覺得稅制改變是大事,且農器稅和耕牛稅是很大的一筆,如此一來國庫又面臨很大一筆的損失。

此刻想哭的大理寺卿默默站了出來準備開罪所有人,提議增收遺產稅。

“我東樞治下,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高門世家,全是在朝廷的護佑下得以延續,理當為國出力。”

“每遇戰時,尋常百姓子弟皆是充做最底層的兵士,高門世家子弟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尋常百姓背身上揹負著名目眾多的稅名,而掌握著財富和權勢的門第卻能得到豁免,老臣以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必定要有所付出。”

“免除農器稅和耕牛稅能讓百姓多耕種,多產量,朝廷能增加稅收,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增收遺產稅又可彌補這部分的損失......”

大理寺卿說了一大通,意思眾人都聽明白了,這一刀是要砍在在場的這些權貴身上,這怎麼能行?

要知道絕大部分的稅都是針對於底層百姓,他們天然的享受著一切,讓他們往外吐,這比殺了他們還難。

但他們能站出來反對嗎?

那不就是告訴皇上他們不願意?

但涉及利益問題,皇帝他們也敢得罪,就在有人準備站出來的時候,鎮國公先一步站了出來“老臣贊成謝大人的提議,家族選定的繼承人既然享受了權利,那就要一併接受上一任家主的責任。”

“我朝不是沒有出現過上一任家主故去,下一任家主摒棄上一任家主的責任,最後責任落到朝廷頭上的事。”

“在場的大人都明白,下一任的家族繼承人乃是家族發展的重中之重,若是遇到優秀的兒孫眾多,爭奪的厲害,勢必會傷及家族元氣,使家族走向沒落,使家族的財富流失。”

“若是有繼承法作為約束,這將是新任家主的依仗,律法會保護家族的財富,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的財富外流。”

古大人拱手,“敢問謝大人,這遺產稅如何增收?”

大理寺卿謝大人朝眾人說了,“此事提出並未定案,依臣之見,二十稅一。”

二十稅一,不到家族財富的一成,在場的人心裡都有一把算盤,此刻都在心裡噼裡啪啦的算了起來,對他們而言相當於是給朝廷繳納保護費,給了錢了朝廷就能保住他們財產,他們選定的繼承人也不用擔心兄弟來爭,因為律法不允許。

家族的交替也能更容易的進行,算起來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皇帝滿意眾人的神色,二十稅一,一百兩就是五兩銀子,十萬兩就是五千兩,增收這些有錢人的稅可比收百姓那點鐵器稅多的多。

何況東樞頭多少有錢人?

“謝愛卿的提議甚合朕意,此事就交由大理寺和戶部一同商議,儘快擬定章程,只一點,貧者無需繳納。”

眾人心思各異,但暫時沒法反駁,也反駁不了。

接下來皇帝就說起了農田治理的事,他們已經見過那些大糧商,雖然才見了幾個也確定老六媳婦並沒有胡說,那些大糧商對耕種的確很有經驗,若是將他們的辦法全都宣揚出去讓更多百姓受惠,最終他也就能受惠。

農田這事原本就是戶部的責任,但在戶部手裡並沒有什麼令人稱道的地方,皇帝此刻說出來不少人就心動了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