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是英文名Virtual Reality的縮寫,是指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稱作為是虛擬實景或靈境技術,身為軍事遊戲辦公室的工程師唐心怡,對此當然不會陌生。
這項技術最早有追溯到1963年以前了,即有聲形動態的模擬是蘊含虛擬現實思想的階段。
到了如今21世紀,此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事實上從1990年,就有人提出VR技術包括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感測器互動技術和高解析度顯示技術。
在林殊的印象裡,是從15年開始VR技術應用到了生活之中,比如隨處可見的VR遊戲體驗、VR電影體驗等等。當時他對這玩意很好奇,還查過相關的資料,記得是在1993年的時候,宇航員透過vr系統訓練,成功的完成了從太空梭的運輸艙內取出新的望遠鏡面板的工作,而用VR技術設計的波音777飛機是虛擬製造的典型案例。
21世紀以來,VR技術高速發展,軟體開發系統不斷完善,相關專案已經被列為重點之一。
軍事遊戲辦公室的這些工作人員們,對這個概念自然是知道的。
林殊聽到唐心怡的驚訝,嗯了一聲道:“對,就是VR技術。”
頓了頓,林殊侃侃而談道:
“有關於VR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根據沉浸式體驗角度類。二:根據系統功能角度分類。我的想法則是根據虛擬實景來將這套系統網路化、多機化、使多個使用者共享一套虛擬環境。以此來達到娛樂、訓練演練等效果。這樣做的好處是,除了娛樂之外,我軍的戰士將會接受更全更廣層面的軍事技能訓練,而不是受限於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比方說,我想讓我的特戰隊員進行雪地狙擊訓練,而我們地處東南地區,我總不能讓他們等到冬天,再把他們拉到遙遠的東北進行訓練吧?!人造室內雪場環境,固然也可以,但它畢竟不同於真正的雪地複雜環境。而有了VR技術,我們的訓練就將不會再受到這些影響了。包括許多專業性技能,都可以透過VR技術來實現模擬訓練的效果。”
事實上VR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舉個簡單的例子。
林殊他在特種部隊,可以享受到很大程度的訓練便利,包括子彈隨便造啊,直升機、坦克等一切戰時大型裝置,這些他們都能訓練到,可是常規部隊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
訓練經費不一樣的,遠的不說,單是紅細胞一個特別行動組的訓練經費,就夠鐵拳團用兩年甚至還要更久了。
鐵拳團可是24小時快速反應戰備部隊,都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的常規部隊了。
固然,現代化的戰爭,特種部隊的作用很大,往往戰爭還沒有開始,特種部隊就已經先一步進入戰區,甚至解決戰鬥,可特種部隊也不是萬能的。
一旦大型戰役爆發,只靠特種部隊能夠打勝仗嗎?
他們屬於搶佔先機,以極小的代價給予敵人後方進行破壞,但最終還是要依靠於廣大的人民軍隊實現有效戰力。
不過現在畢竟是和平年代,特別是在華夏,即便是有戰爭,那也是小規模的戰爭。
也正因如此,發展的重點才是以特種部隊為主,因為他們是最容易接觸到戰爭的,所以訓練經費才會高。
唐心怡聽完林殊的想法以後,先思考了一番,旋即皺著柳眉道:
“這個設想是對的,可實行起來難度很大,VR技術現階段雖然也很成熟了,不過我們想要研發出大型網路VR遊戲,還要以模擬戰爭、訓練為實景進行訓練的話,光是研發經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唐心怡話音落下。
軍事遊戲辦公室的一個男副主任也是點頭認同道:“的確,除了研發經費之外,能夠帶動這項技術的裝置,同樣也是一筆鉅額數字。”
其他人也是紛紛認同的點點頭。
不得不說,林殊這個想法很好,但有點太過於想當然了,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實際情況。
軍事遊戲的專案,固然是高總指揮親自批准的,可是經費真的有限,畢竟這個專案的起初設想也不過是供戰士娛樂的同時,兼顧一下訓練效果而已,既然如此,研發費用並不多。
甭說VR技術了,就是單弄出一個大型遊戲,各種伺服器、維護成本等等加在一起,目前的經費都不夠燒的。
唐心怡甚至打算,等專案正式弄出來以後,向上級申請找一個社會公司,去一同運營,分軍用和民用兩個版本唄。
“費用確實很高額,畢竟它的初衷已經不是娛樂為主了,而是真正的一種訓練。”林殊點點頭,也知道他們說的是事實,接著道:“這只是我提供的一個思路,能不能正式立項,就要看各位能不能跟上面申請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