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趙知行安排出去的那名軍官,名叫呂耀,本是西南軍區某團正職領導,因有過實戰經驗,在本次演習中被臨時調來充當參謀員一職。
接到去清點兵力的工作以後,呂耀的心情就非常的沉重!
不同於別人,呂耀這個人屬於是那種很傳統的指揮官,在他看來,特種部隊的存在固然有用,可在中大型戰爭當中,也就那麼回事兒。
他不否認,在某些時候,特種小隊確實可以做到出其不意,以很小的代價讓敵人受到重大損失。
但這也是依託於大量常規部隊之下,才能夠進行的。
戰爭一旦來臨,僅靠特種部隊能打贏嗎?!
呂耀始終認為,戰爭當中,特種部隊更像是職業法師,是在戰士絕對夠肉、在前面擋傷害的情況下,才能趁機偷襲輸出,因而說句不太好聽的,在呂耀心中,這特種部隊跟偷襲耍陰招是掛等號的。
因此,他起初對於林殊帶隊去對藍軍最高指揮部進行斬首行動,便是持有反對意見的。
他和林殊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當然談不到對林殊個人有意見,他也確實不得不承認林殊的本事,自利刃中隊過來以後,生生將紅方從走向崩盤的局面拉回來,往紅方重新增添籌碼,讓勝利的天平漸漸平衡,這一點他對林殊、對利刃中隊,打心眼裡佩服。
所以,只是就事論事,林殊最後對堅持斬首行動繼續的決策不太認同。
怎麼說呢?
太沖動了一些,如果他要是擔任本次演習的指揮官,是絕對不會同意林殊的計劃的。
重新把勝率拉了回來,在藍軍沒有特種部隊的情況下,明明應該徐徐而圖之,配合主力部隊,一點點蠶食掉藍軍的兵力才對嘛!非斬首什麼斬首,人家指揮部都要上天了,還斬首呢?!
而轍中不認可的心理,在清點完兵力以後更盛了。
他們這邊兵力不多了,藍軍所剩的兵力至少比他們多一倍,這仗還怎麼打啊?!
‘但願他們斬首行動沒有完成,但不至於被藍軍殲滅或者活捉吧……’
呂耀心中暗暗的祈禱著,懷著這樣沉重的心情,他硬著頭皮回到了指揮部,向趙知行報告了。
只是剛說完,呂耀就發現指揮部內的氣氛有點不對勁兒,說不出的怪異來。
這種不對勁兒怎麼形容呢?
就好像只有他一個人心情嘎嘎沉重,其他人好像突然不在乎本次演習的輸贏了似的,這………什麼個情況啊?
“清點完了嗎?我們還剩下多少兵力?”趙知行很隨意的問道。
“三千多點,至少比藍軍少一半可能還不止……”呂耀壓下心中的怪異,沉重著聲音道。
“就是說,藍軍也就還剩下六七千人,撐死八千?”
“啊?”呂耀懵逼、茫然的點點頭:“應……應該是這樣的……”
他真的懷疑趙總指揮是不是兩天沒睡覺了,困迷糊了,或者是太生氣有點喪失理智了?
要不然的話,總指揮是怎麼敢說出那句也就六七千敵軍的?!
而更讓呂耀覺得奇怪的是,現場那麼多名軍官,竟沒有一個人覺得總指揮這話說的哪裡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