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陸唯也附和道:“你這個故事和頓悟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
沈雲卻一臉睿智的望著我,淺笑道:“一陽,如果我沒有料錯的話,整個典故的精華,應該是在那兩首佛偈之中,這是最精彩的部分,但你卻刻意隱了去,是不是?”
“對對對。”
張先也連忙詢問道:“一陽,你倒是說說看,當時神秀和慧能比試的時候,他們分別寫了什麼樣的佛偈,為什麼最後慧能成了六祖,而神秀卻被冷落呢?”
“不。”
聞言我連忙擺手道:“實際上神秀也沒有被冷落,當時雖然五祖將自己的衣缽半夜傳給了慧能,但其實神秀最後也被唐朝的君王重用,最鼎盛之時,甚至高居國師之位!”
“當時神秀作的佛偈是這樣的。”
“心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咦……”
子銘皺著眉頭不解道:“這神秀寫的佛偈很好啊,把自己的心比作菩提樹,這已經是極高的造詣了吧?”
“是的。”
我頗為贊同的點頭道:“神秀禪師一向主張漸悟的修行,他把自己的身體比作菩提樹,心靈比較明鏡,每天勤加拂拭,時刻保持著一顆初心,這樣的修行方式我其實是極為贊同的。”
“不過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慧能寫的那首佛偈,相信只要一說出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
“是什麼?”眾人中除了老和尚之處,其他人等俱都異口同聲追問。
在現場眾人的注視之下,我面色平靜的呤誦起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譁……
眾人聽到我說出這一首佛偈之後,立馬跟炸開了鍋似的喧譁起來。
尤其是陸唯,更是浮誇的摟著我的肩膀,不可置通道:“原來這首大名鼎鼎的佛偈,就是六祖慧能說出來的啊?”
“那就難怪他可以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了,境界確實是高呢!”
“沒錯,他的這種思想方式,也就被後人稱之為頓悟了!”我不假思索的點頭稱是。
張先見我一連說出兩首佛偈,簡直如同倒背如流一般,不禁朝我豎起大拇指,讚歎道:“一陽果真是博學多才,這種極為少見的典故,想不到一陽都能記得清清楚楚,當真是令人好生佩服啊。”
“過獎了。”
我面色平靜的朝他點頭示意,心裡卻覺得美滋滋的,看來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
在我們眾人討論之時,一個小沙彌從前方林間小道快步奔了過來,隨即用他那脆生生的嗓音叫嚷:“住持方丈,慧悟大師請這位幾居士過去一敘。”
“行,我知道了。”
老和尚平靜的點了點頭,淺笑道:“諸位居士,本寺的慧悟禪師想請各位去禪房中一續,不知是否能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