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古代發盒飯> 九十八章 人待如菊白筠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十八章 人待如菊白筠兒 (1 / 2)

白筠身為承恩公府的嫡長女,其實內裡並不如外人看起來那麼光鮮亮麗。

承恩公府以外戚起家,若不是有孝章皇后從一屆宮女之身,與先帝相識於微末青萍之時,也不會有後面的鳳袍加身,寵冠無雙。

孝章皇后既然以宮女之身晉升,那麼白家最初也不過是一個是一個破落戶。哪怕之後因為孝章皇后的身份,承恩公府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但到底仍舊被許多底蘊深厚的高門大戶所不恥。

因此當年,老承恩公府欲要替白無瑕尋一位家世顯貴、出身優越的妻子仍舊是困難重重。豪門望族多是互相聯姻,並不希望族中女兒外嫁。

但世家豪族越是自矜,越是瞧不上外戚;先帝便愈要替白家撐腰長臉,到最後竟成了皇權與世家的鬥爭,而結局最終以雙方互相妥協而告終。

孝章皇后的弟弟白無瑕取了豪門世族崔氏家的庶女為妻。

雖是庶女,但至少也是出身名門,為了彼此婚禮好看些,白筠的母親還被記到正室名下。

但即便如此,崔氏女嫁入白家之後,對白無瑕仍舊有些看不上,連帶著對整個承恩公府都有許多挑剔。

崔家女素來重規矩,守禮節;因此自崔氏女入了承恩公府便處處與白無瑕有些不諧,哪怕白筠出生後,二人關係也仍舊是相敬如“冰”;甚至自孝章皇后和老承恩公夫人去世後,崔氏女便常常以幼帝與長公主的長輩自居。

因是女眷,自得她能單獨出入宮闈後,對長樂長公主許多出格的言行常有規勸,然而長樂長公主自一出生就是千依百順嬌養長大的,原先有先帝寵愛,如今又是幼帝的長姐,如何肯聽這個“舅母”的勸道,一來二去反而與舅家關係日趨冷淡了下來。

可崔氏女仍舊是死守她高門世家的傲氣,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如此一來崔氏與白無瑕漸漸有了罅隙,逐漸更是勢同水火起來。

白筠自幼便被夾在父母中間,夾在外戚皇權與世家門閥的鬥爭中,幼時還不明白自己為何不得父母喜愛,可後來漸漸長大,通了事卻反倒心思越加狹隘孤拐了起來。

白筠對原先孝章皇后還在世時的事只有些模糊的印象了,但仍記得那時是父親難得對自己還算溫情的美好時光。

相比於詩禮傳家,守著“仁孝忠義”的大儒們,出身市井的白無瑕最初還是肯抱一抱自己的第一個女兒,高興了也願意扮成高頭大馬馱著女兒在院中晃悠,母親哪怕嘴上仍舊嫌棄著父親“不莊重、輕浮”,但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洩露了她內心真實的情感,然而這樣的溫馨美好的回憶並沒有存在很久.......

孝章皇后去世後,府中的氣氛便日益壓抑,等老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相繼去世,白無瑕承了爵,父親與母親就正是撕破了臉,兩人形同陌路,再無交流。

而父親又連續納了幾房貴妾,那幾個姨娘也不負所望,很快就生下了幾個與新帝年歲相仿的弟弟妹妹。

從此以後,她便再也沒有感受過一絲來自父母的溫暖。父親眼中只有那幾個與她異母的弟弟妹妹,母親將自己關進佛堂,日夜吃齋唸佛,而每次父母相見,結局總是不歡而散。

她雖然年幼,可也初識人情冷暖,於是原本天真快樂的小女孩逐漸變成了沉默內斂的少女。大概是她們擁有相似的性格與同樣冷漠的雙親,自從入宮之後,白筠與方晴便一見如故,很快就成了至交好友。

只不過方晴害羞,在人前不肯多言,而白筠卻喜歡默默觀察別人,謀定而後動,不肯輕易在露出自己的本性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