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宗師嚴守儀!“
這是一個看上去四十左右的中年女子,向自己微微一笑,顯然是聽葉紅妝和楊卉說過自己的。
於是,穆青城向嚴守儀抱拳施禮。
嚴守儀笑道:“若是不可勝,及時認輸並不丟臉,你還年輕,總是有機會的。“
”多謝!“
穆青城又拱了拱手。
接下來的宗師,都和穆青城沒什麼關係,多是目光中帶著考究,散發出惡意的幾乎沒有,畢竟穆青城在韓國的言論還是很合華夏武術界心意的,如能再殺一殺跆拳道的銳氣,可以用來打擊跆拳道在國內的影響力,重建民眾對華夏武術的信心。
說起來,華夏武術不是不行,而是沒能與時俱進。
剔除經營方式的落後,華夏武術是殺人技,動作不好看,往往觀眾還沒看出名堂,一場比試就結束了,而跆拳道成功包裝出了華麗的招式,並且與儒家文化和禮儀緊密聯絡在一起,學跆拳道,是修身養性,就是逼格高,學華夏武術,就是土掉渣。
再加上奧運會的推波助瀾與水貨對華夏武術名聲的敗壞,以及高層對宗門的防範和抑制,久而久之,跆拳道產業愈發的興旺,武術圈則越來越封閉。
說到底,根源在於華夏武術門戶之見太深,沒能走上產業化與聯合化的道路。
華夏方面介紹過,是韓國的宗師,大多來自於跆拳道各個流派,還有很古老,堅持傳統的花郎道和唐手道,只是那兩個身穿古代朝鮮官服的男子被忽略了,場上也沒人清楚他們的來頭。
最後剩下紫衣女子,金熙參明顯忌憚,有些遲疑。
紫衣女子向穆青城道:“叫我塵姐即可,我只是過來看看華夏的後起之秀究竟如何,你們比你們的,我不會干預。“
這話大大冽冽,卻沒人開聲指責,包括那兩個古代朝鮮官服男子也只是眉頭皺了皺。
穆青城心裡更見好奇,不過他也沒多說,只向塵姐點頭示意。
金熙參繼續說道:“下面正式進入比試環節,雖起因由金宇振與韓天立被穆青城打死引起,但地下拳賽,生死由命,技不如人沒什麼好說,此場比試,不涉及私人恩怨,只為切磋,為韓華武術界的交流添一筆佳話,望雙方點到為止,勿傷了和氣。
不過,考慮到交手動招難免有意外,也為了避免束手束腳影響水平發揮,還請雙方簽訂生死契約,無論傷亡,僅止於此,不得以任何手段追究,請!“
華夏方面紛紛現出了鄙視之色,如果真是說的那樣好聽,外面的動靜又是怎麼回事?
而韓方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有弟子搬來三張矮几,並放在一起,請穆青城、金研松與姜信哲分別坐下,再奉上檔案與簽字筆。
金研松與穆青城作為當事的甲方乙方,姜信哲作為第三方公證人。
檔案以中英韓三種文字書寫,大意是雙方過招,生死不論,事後不得追究責任。
穆青城仔細看了條款,沒有漏洞,於是簽下自己的大名,金研松與姜信哲也各自簽名,交換文字,從這一刻開始,生死契約發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