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
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
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鎌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兇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
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
這兩次侵略企圖儘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
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這兩起事件在很多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
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多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
不可一世的蒙古曾橫掃歐亞大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可兩次入侵日本,都遭到慘重失敗。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
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
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毅然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日戰爭。
第一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鎌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
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
至此元軍傷亡慘重,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糧用盡,無法繼續守住陣地,元軍只得登船撤退。
第二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81年。
忽必烈統一中國之後,便著手準備第二次入侵日本。
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從江浙和朝鮮同時出發。
此次出征的軍容更為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