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開局就登基> 第758章 自卑的天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8章 自卑的天皇 (1 / 3)

中午,日本明正天皇頒佈退位詔書,同時呼籲所有日本人放棄抵抗大明,做一個忠於天朝的子民。

詔書上提及日本曾經就是華夏的藩國,連名字都是武則天恩賜,這次只是重新迴歸而已。

作為日本皇室的明正天皇,她對日本歷史肯定是瞭解的,說日本曾是華夏藩國並不是胡說八道。

歷史上中國曾經經常站在世界頂端,輝煌了近2000千年。

不少國家被中國征服,中國大大小小的藩屬國最高達到過20多個。

其中一些藩屬國的國名就是中國古代統治者們冊封的,藩屬國以此為榮。

例如現在的朝鮮、不丹、緬甸等,國名是中國冊封,沿用至今。

還有一個國家,我們不得不說,他的國名同樣是中國所賜。

不過異於朝鮮等國,此國現在已經十分強大。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曾經的名字是叫倭國。自公元3世紀開始,日本便是中國藩屬國之一。

當時日本還是叫做“大和國”。南北朝時宋國范曄所著的《後漢書》中記載到漢光武帝劉秀時在接見東瀛的使者時,封其國的國王為倭王,自此“大和國”改名為倭國。

為何稱日本為倭國呢?當時的解釋是“倭”字跟“矮”相近,有矮小的意思。

大概是“大和國”使者長相矮小,所以給了漢光帝一種以偏概全的看法。

那時,漢代皇帝封了倭國國王並且按照禮節賜予了金印,印文是:漢倭奴國王印。漢史有記載。

從印文內容分析起來,那時的倭國的地位,相當於漢朝的一個諸侯國。後來日本國內出土了此枚金印。

然而久而久之,隨著中國文化的不斷輸入,他們又覺得這種稱呼的確不太妥當。

於是在公元660年前後,派遣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並且乞求當時的武則天皇帝重賜國名。

武則天起初不同意,後來有一次武則天喝醉酒,恰巧日本使者又來哀求。

武則天則不耐煩的點頭答應:

“以後你們國家就叫日本吧!”

日本使節激動的連呼萬歲!

唐代開元年間有一位學者名叫張守節,此人曾經給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作注,起名《史記正義》。

他在這本書中引用了唐魏王李泰、蕭德言等人所撰寫的一部地理著作《括地誌》。

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倭國,武皇后改曰日本,國在百濟南,隔海依島而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