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開局就登基> 第224章 盾車和筒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4章 盾車和筒梯 (1 / 3)

盾車,東擄接連戰敗,終於不再自大。

以前防禦火炮和火槍最有效的盾車,再次重出江湖。

這個老狐狸代善,還是比年輕人穩重的多。

像其他旗主,比如多鐸嶽託等和明軍對壘時,現在根本不屑用盾車。

結果怎樣,最終全部都死在自己的狂傲之下。

東擄的戰車雖源自明軍的啟發,但細究其作戰思想和戰車設計,與明軍卻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東擄戰車就是針對性,用來剋制明軍火器及火器戰術而被髮明的。

努爾哈赤立八旗反明時,東擄缺少火器。

面對射程威力均超過弓箭的明軍火器,東擄處於下風。

如何讓東擄騎兵接近明軍射擊弓箭,這成了努爾哈赤需要解決的難題,因此盾車這種戰車應運而生。

對於東擄的戰車,大明兵部有這樣的描述:

“牌甚厚,一層牛皮,一層鐵皮,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

東擄戰車設計較明軍簡單,最主要的結構就是豎立在雙輪車上的巨大木牌。

一車可以移遮蔽二十人。木牌用厚25寸的木板,並在木板上貼鐵皮和牛皮,形成三層複合結構,可以說是一種複合裝甲。

而明軍戰車只需防禦弓箭,裝配的木板非常很薄,通常只安裝1寸厚的木板。

明萬曆年間葉夢熊設計的輕車為了減輕重量甚至只有6分厚。

從這樣鮮明的對比可以看出,東擄戰車更側重防禦功能。

1617世紀重型火繩槍可以穿透4毫米鐵板,但面對盾車這種防禦級別也是無能為力。

很明顯明軍所使用的鳥銃和三眼銃均無法打穿東擄戰車。

其次,作為東擄的對手,因明軍作戰經常面對蒙古騎兵密集衝鋒。

所以明軍在火炮使用上多喜歡使用射速快的輕型火炮,如弗朗機、虎蹲炮等輕炮。

並且明軍經常使用散佈面積廣,可以打擊一片敵人的霰彈。

戚繼光甚至參考弗朗機這種後膛裝彈的滑膛炮,改造明軍原有的大將軍銃製成“無敵大將軍炮”一發可以打出五百個鉛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