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人、金人,這更不用說,開始還算有點自己的文化,可是後來都向漢文化靠攏了。
包括蒙古人,也是如此,忽必烈就是頭號漢粉兒。
至於阿拉伯人和白人,他們比這些漢文化衍生的民族更推崇漢文化。從漢朝到元朝,一直是中原文明的擁躉。
那些大食和威尼斯的商人,哪個不把中原文化、中原商貨捧到了天上?
所以,趙維這招著實管用。
南哥兒苦笑著拉了拉忽必烈,“皇爺爺,搞他!不然要輸啦!!”
卻不想,忽必烈深意滿滿的一笑,“輸了就輸了吧!”
說完,起身出了食鋪。
等到趙維跟上來的時候,本來挺驕傲的,怎麼樣?陰我?沒得逞吧?
卻不想,忽必烈來了一句,“原來,這才是你的融合之道!文化?呵呵,有點意思,朕記下了。”
“嘎!?”
趙維差點沒噎死,半天沒反應過來。
啥意思?我是不是上當了?
憤憤咒罵,“奪筍吶?”
“哈哈哈!!”忽必烈放聲大笑,很是得意,“小兔崽子,和朕鬥?你不是不告訴朕嗎?”
趙維:“......”
“走吧!”
忽必烈心滿意足的向城外試驗區行去,只是在趙維看不見的角度,才漸漸放下笑臉,愈發凝重。
是的,忽必烈的內心是高興不起來的,他以小道算計了趙維,可於大道卻輸的徹頭徹尾。
文化!好一個文化!
老爺子不得不承認,趙維的格局比他還要大。
而這不單單意味著,他的大元輸了民族融合這一陣。更意味著,與這樣的大宋為敵,前途堪憂。
忽必烈不得不承認,他的大元是做不到大宋這個地步的。
在中原,僅僅就是蒙漢關係,就堪稱難題。
以往蒙元勢強,漢人受到壓制,還顯現不出。
可是,一旦蒙古人受挫,比如在扶桑的連敗傳回中原,漢人立馬就不安分,如今的起義、反叛比十年前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