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等阿難答不在川陝的時候才動手的,不然能讓阿里海牙蹦躂到入秋?
原因很簡單,別看海都那二百五走錯了路,一個人跑到澳洲玩單機去了。
但是,澳洲那麼大個地方,有鐵又有油,還有煤和用不盡的木材資源。
他海都一家獨大不要太舒服啊!
可他舒服了,老爺子和大宋就不舒服了。
所以,得給他找個對手,兩家搶著玩去唄!
等忽必烈或者趙維空出手來再去收拾殘局,豈不正好?
再說回川陝,大宋將此二地收入囊中,其實已經宣告中原唾手可得了。就是隨時想拿,就拿得回來的那種。
就算現在忽必烈反悔,不要趙維了,他也無力迴天了。
原因也很簡單,後世常說,華夏地形乃是西高東低,三級式結構。
最高處是青藏高原,第二級便是黃土高原以及四川盆地。
說這裡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是有其中道理的。
站住這兩地,便等於站住了華夏第二級地勢。
自太行山脈、秦嶺、大巴山脈,俯視天下,能看到什麼呢?
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依。
後世的抗日戰爭,國共兩黨放棄了東北重工業,也放棄了天下糧倉和富庶江南。最後,我黨在黃土高原打游擊,蔣則固守四川,兩黨皆是寸土不讓,也是這個道理。
這是大勢,進退可依。
至此,中原也好,扶桑也罷,宋元互有默契,各自盤踞。兩朝皆進入一個平靜期,只等一個契機。
...
大宋祥興十二年夏,萬眾期待的扶桑大運河五級船閘終於落成。
啟用之日,代表大元訪問宋廷的伯顏和阿術參加了通航大典。
好吧,兩人也不是特意來的,就大宋這破地方,讓他們來都不來。
可沒辦法啊,一時衝動上了相爺的賊當,兄弟倆是來嫁女兒的。
忽必烈也不知道怎麼想的,讓他們親自來送親,順便參加運河的通航大典。
畢竟這條運河大元朝用的可能比大宋還要多,他們的大軍要借這條河進大西洋的。
伯顏、阿術不想來也得來,也是先看看運河到底啥樣子,看完就回去。
可是,老子二月份就把親送到了,你們八月份才通航,讓哥倆在新崖山足足溜達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