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也不自覺地拿出來,安慰他這位幾乎要一蹶不振的大舅哥。
“阿熠,三日後,我將在此昭告天下,我犯下的諸多罪孽!”
其實,在君清黛自盡的那一刻,君昭翰已經後悔了。
但是,在剛剛,他才下定決心,要寫下罪己詔書。
“好,三日後,古御、安瀾,結盟!”
八月初九,君昭翰於古御城牆,頒佈罪己詔書,向古御戰死的將士致以深切的歉意。
皇帝謝罪認錯,古之少有。
百姓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聚在城牆之下。
君昭翰面對著一眾人的指指點點,仍舊不卑不亢,處變不驚,滿眼的淡然。
這讓天下人看到,君昭翰知錯就改、迷途知返的態度。
也看到,御顏熠為古御百姓挺身而出。
二者,都是人中龍鳳,是難得的帝王之才。
本會在戰場上廝殺,拼個你死我活。
但今日,卻並肩而立,誰也不比誰遜色。
在君昭翰一字一句、斬釘截鐵地念完罪己詔書後,御顏熠也揮手讓周太傅呈上一紙文書。
“昭翰,你我棋逢對手,兩國再生戰亂,受苦受累的,只會是黎民百姓。故,古御特此立下息戰文書。”
“百年內,若安瀾不蓄意挑釁,古御絕不對安瀾興兵。”
君昭翰雙手接過文書,“我,君昭翰在此立誓,在位一日,永不揮師侵擾古御半寸疆土。若違此誓,安瀾一世而亡!”
君昭翰此誓,不可謂不毒。
站在城牆下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太好,再也不打仗了!”
有婦人連連抹淚,“我男人終於可以從邊關回來了。”
“我兒子說什麼立業成家,說是國家不太平,就絕不成親。現在,也終於可以回來傳宗接代了。”
……
君昭翰也被城牆下的百姓感染了,激動地拍著御顏熠的肩膀,“阿熠,安瀾的子民,也許會更加激動!”
君昭翰猜得不錯,兩國結盟的訊息,傳回安瀾後,安瀾舉國同慶,接連十日敲鑼打鼓,奔走呼號,生怕有人不知此事。
結盟事了,君昭翰卻並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