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沒有駐足,在鋼琴的一連串華麗的音階之後,她左手回到原把位再次開始了主題的複述。
第二遍,她的音色波動發生了些許變化。
大量的揉弦在這一刻讓她化身為一個早熟的少女,似是要體驗一把成人的世界。
她的右臂開合的更加舒展。
眉目之間滿是嚮往的神彩。
更妙的是她每拉一句,身後的鋼琴便會以另一種方式重複這一句。
一聲一應,聲聲交融。
這不是秦鍵的設計,這是舒伯特遺留在人間的手稿。
一問一答,互為動機。
音樂向著終止緩緩前行。
短短的三分二十七秒就如舒伯特的短暫一生。
31歲的舒伯特離開人世時,留下了一套動人的絕筆。
只是這筆偉大的財寶在他窮苦潦倒一生死後才被人們所發掘。
出版商將其令終前半年所寫的作品編訂成了一本名為《天鵝之歌》的作品集。
小夜曲,位列其四。
音樂會尾聲之際,秦鍵再次消散了現場的掌聲。
他將段暄拉到了舞臺最前方,然後在這所古典音樂巨匠搖籃的音樂廳裡向所有人介紹道。
“段暄。”
“譁——————————————————”
——
這個名字勢必因為這場週末音樂會而將被更多人所知道。
不僅僅是作為秦鍵個人音樂會的特邀嘉賓,一個十歲的少女可以用純與幻想兩種狀態來演繹舒伯特。
舞臺之下沒有外行,大家已經很自然聯想到了這個孩子的成長經歷是哪般模樣。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有天賦又努力的孩子都有機會與當今最負盛名的鋼琴演奏家在這樣的場合裡同臺演出。
然而猜到點什麼的人們似乎也並無太多意外。
畢竟巴黎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也姓段。
如果這也起不到關鍵性作用,那就看看此時站在後臺門口,那名面帶微笑鼓著掌的魅力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