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畢,秦鍵對於這個地方非常滿意。
如果員工們的工作服上沒有大寫的“秦”字他會覺得更好。
秦鍵向大家許下了晚上請客的承諾,眾人歡笑聲中一鬨而散,繼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碌了起來。
等待著他們的是後天的正式開業,儘管開業儀式的地點並不在這兒。
姐弟二人來到了辦公室。
“感覺怎麼樣,老闆?”
何靜給秦鍵倒了杯水,坐到了他的對面。
“別。”
秦鍵坐在老闆椅上擺手反駁道。
在誰是老闆這個問題上,開玩笑歸開玩笑,秦鍵心中的想法是明確的。
他出一部分資金與教學專利,何靜負責開門經營,前期在美國的盈虧他不在乎。
即便在美國賠了本,只要能吸取到經驗教訓,為下一步開拓華國市場打好根基就,那這點本錢也算虧得其所。
再者,他相信以他目前在國際鋼琴屆的影響力,這個培訓機構的開頭路不會走的太難。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很關鍵,何靜願不願意當這個老闆。
答案從目前來看顯然是何靜樂於做這樣一件事情,不然對方也不會早在去年就提出想在美國開培訓機構的事情。
何靜不想給別人打工了,她想自己幹。
當弟弟的自然樂於看到這樣的局面,而且就克里斯鋼琴指南這種東西,何靜之外,他再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代理人。
一人持資源,一人有想法,一拍即合。
更何況是如此的姐弟二人。
他拿出這件東西的初心是為了推廣華國鋼琴教育的發展,盈利只是其次。
如果何靜真的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透過這份教學法創造了彌足的財富,嗯——這個他目前還不好說。
他希望看到是每一個透過克里斯鋼琴教學法學習鋼琴的孩子都能得到彌足的收穫,同時他又不希望未來某天這門課程便變成一種教育奢侈品。
現在考慮這些或許尚早太,但不可否認教育產業化在今天已經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話題。
有人靠著教育將公司在華爾街上市,有人靠著教育賺的盆滿缽滿,有人靠著教育產業成為了時代楷模。
而對於秦式鋼琴教學法的未來估值。怎麼說呢。秦鍵只是個彈鋼琴的。
所以未來的問題留給未來,但眼下的問題他必須再次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