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子女當思回報,長大了就要拋棄父母,這也是一種大不孝。難道為了婚姻,為了自己幸福,你希望我拋棄我的父母嗎?如果我真那樣做了你覺得我會幸福嗎?”
楊瓊把話題轉移到石濤身上,“你為了不給父母再添麻煩,不讓他們再為你操勞,你買房子不張口向他們要錢,這個我可以理解,你覺得你這樣是做是孝順,我也認同。但是有一點,就因為這些,而導致你不能馬上買房子,我們也不能馬上結婚。如果馬上結婚的話,會導致我和我的父母鬧僵,而我就成了不孝之女,你想讓我做不孝之女嗎?”
石濤沉默了,他覺得自己想的簡單了,他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考慮自己的問題,沒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致使自己考慮的問題非常片面,也導致他自己鑽入了牛角尖兒。
楊瓊說的不無道理。
他沒有站在楊瓊的角度去考慮楊瓊的問題,他也沒站在楊瓊父母的角度去考慮楊瓊的問題。
這導致他們之間產生了矛盾,而且這個矛盾他自己又無法調和。
“那麼我問你,我沒有房子,現在沒有,明年也不會有,大概三五年之內都不會有,這樣我們結不了婚。我們的歲數會越來越大,我無所謂,那麼你呢?作為一個女人歲數大了還沒結婚,世人怎麼評論?你能接受嗎?”
這次又輪到楊瓊沉默了。
是啊,石濤說的也是個問題,怎麼面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確實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坦然面對的現實問題。
真的不可想當然,一衝動就做決定,會產生很多後遺症的。
“到時候你不嫌我老,你還願意娶我,我就會一直等著你。”
石濤聽這話,心裡非常的感動,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竟然覺得非常的苦澀,難道這樣就是他想要的愛情嗎?難道這樣就是他想要的婚姻嗎?
兩個相親相愛的戀人,卻是因為一座房子或者是對房子的態度,不能真正的走到一起。他覺得這個世俗是真的不公平,是真的很無情。
世俗的觀念決定著世俗的事情,婚姻本就是世俗大事,他又怎麼能脫離了世俗的規則呢?石濤想的太簡單了。
人在人世間什麼事能脫離世俗呢?哪有那麼多的清純,哪有那麼多的高尚,哪有那麼多的無私呀?
清純是別人想其為清純而成為清純。高尚是別人想其為高尚而成為高尚。無私是別人想其為無私而成為無私。
石濤的思緒混亂了,他覺得自己和楊瓊的感情本應該是單純的,哪裡會想到一個房子的問題,與個人觀念發生了衝突,導致他很糾結,無所適從。
他覺得自己那自以為很堅強的內心現在變得很脆弱,就像是放在火上煎熬。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得住,也不知道將來後果如何。
楊瓊什麼時候離開宿舍的,石濤都沒注意,他的思緒亂到了極點,不知道後面的事情如何應對。
其實真的是石濤狹隘了,他一心想依靠自己,而忘記了親朋好友能夠幫忙,甚至他都沒有想到去銀行貸款,可以先買到房,這樣他的婚姻就可以順利地解決了。
他一直不想麻煩別人,包括任何人,甚至包括哪些可以用經濟手段來達到目的的。
也正是這個觀念侷限著石濤的拓展。
他一直在想楊瓊是不是很物質,他沒有想自己對楊瓊是不是真愛。
如果是真愛的話,為什麼他不顧一切,而把楊瓊娶到手呢?過於理想化的石濤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牢籠,如果他的心鎖打不開,他不可能衝破這個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