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沒有什麼能力的人紛紛得到升遷,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感覺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無機公司沒有什麼前途了,也紛紛辭職。
對於很多技術人員的辭職,郎崴頗並沒有出臺政策進行挽留,反而作為一種排除異己的手段推行下去。
讓那些他看不順眼的,或者是說不服管的,甚至說是礙手礙腳的,很多正直的敢說真話的人,都被雪藏了。時間久了,他們便自動選擇了辭職。
說起來,不是公司不讓他們幹,是他們自己不幹了。這在外面看來反而是這些辭職人員的不是,與郎崴頗的政策沒有半毛錢關係。
掌握權力的多是一些能力有很的人,這也導致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低下。
有事沒人幹,幹事的人幹不好,再加上現在資金短缺,要賬的人踏破門檻,這使得公司形象一落千丈。
以前公司來的客人都是向公司推銷貨物的,或者是採購商品的,現在公司來的大批客人都是來討債的,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有多部外地車輛進出廠門。
郎崴頗平常辦公都在京都,只會偶爾才來無機公司。應付這些討債商家,成了汪費仁每天的主要工作,他的辦公室裡面經常客滿。
不管是敬上多好的茶水,奉上多麼名貴的香菸,也不能看到眾位來客的笑臉,因為他們討不了錢去。
最初枉費仁覺得自己當了總經理權力很大,曾經一度趾高氣揚,對來訪的客商待搭不理。然而他想不到的是這些人裡面什麼人都有,汪費仁經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當公司有了些許資金的時候,諸位客商有訊息靈通者便能及時得知,也隨即到廠討債。
見從汪費仁手中很難要到錢,便有人開始琢磨著走他後門了。
人們見這種方法可行便紛紛效仿,汪費仁財路大開。
郎崴頗知道這些情況之後,對汪費仁大發雷霆。枉費仁畢竟是郎崴頗的心腹傀儡,便適時的進行了上供。
這樣不僅平息了郎崴頗的怒氣,也保住了他總經理的位子,兩人各得其所。
高層領導的齷齪醜陋之事在職工中廣為流傳,但是當著他們的面都隻字不提。
看到公司這種情況幾乎無藥可救,又一批有識之士有骨氣之人先後辭職。
常曉昶的推銷能力應該說是很強的,看到公司如此混亂,對自己在這裡的前途感到渺茫,便毅然辭職,獨自開闢一方。
丁德志先是在市東公司裝置處幹得好好的,後來因為說話得罪了市東公司的經理被排擠了,被汪費仁調到了一分廠去留守看場,相當於副主任去當門衛。
丁德志看到自己已經不被重用,在公司的發展前途已無望,一氣之下也辭職不幹。之後他到了東部省,也在一些類似的行業打工。
以上這些資訊是石濤後來探家的時候聽馬娟說的。
當很多被公認的有才幹的中層幹部紛紛辭職的時候,誰也不曾想到,只會溜鬚拍馬的苟耀偉也辭職了。
其實人們都不瞭解真相,苟耀偉的辭職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是被郎崴頗脅迫的。
本來苟耀偉負責管理焦化廠的一個車間,主要工作就是監督車間裡的幾名工人,為別的公司代加工中間產品。
車間生產任務不多,他本人的工作量也不大,多數時間都是無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