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當地的職工全部放假回家了,海市的職工剩下了十幾個人,包括食堂的兩位師傅。
石濤幫助食堂的師傅提前採購了肉類蔬菜,在鎮上的超市裡購買了煙花爆竹、酒水飲料、燈籠春聯。這些都是為過年準備的。
到了大年三十,在石濤的張羅下,留廠的十幾位工人,把全廠的衛生,包括辦公樓、宿舍區以及食堂都由裡到外的進行了一次大掃除。過年了,新年要有新氣象。
然後大夥又一起在東西兩個門口以及辦公樓前,吊起了成雙成對的大紅燈籠。拉過電線通上電,到晚上可以讓它亮起來,預祝來年紅紅火火前途光明。
公司的兩個大門口,以及其他工房有門的地方,全部貼上的大紅春聯以及碩大的福字。這些都是按照海市過年的傳統習慣張貼的,以此種方式恭賀新春。
傍晚時分,在辦公樓前以及兩個大門口擺上成片的鞭炮,燃了起來。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鮮紅的紙屑爆裂滿地。灰色的煙霧在空中瀰漫了很久,逐漸消散在山腰。十幾個人在為這個新廠營造新年的氣氛。
雖然在異域他鄉,大家也是按照家鄉的習俗安排大年三十這一天生活的。
努力把這裡營造一種家的氛圍,好讓在這裡的職工在廠如在家,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裡不至於過分的想家。
午飯比平時豐盛了許多,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晚上,所有駐廠職工要進行聚餐,享受在西部省第一次豐盛的年夜飯。
大年三十晚上,廠裡格外熱鬧,剩下的十幾個人在職工食堂每四個人一桌,擺了四桌。
雖然菜的樣數不多,但是雞魚肘肉還是有的,平均每人一瓶酒,總的來說是喝不完的。
過年了,遠離親人誰又不想家呢,一醉方休又如何?
看著開懷暢飲的工友們,舉杯賀新春,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還真有點兒梁山聚義的味道。
石濤也想家了。他首先想到了遠方的父母,此時也應該在吃年夜飯吧!他們也會想念他的。想到此,石濤走出食堂,給父母打了個電話。
接電話的是哥哥,因為電話座機是安在哥哥家的。
哥哥和父母還沒有手機,如果父母要聽電話的話,石濤要提前聯絡父母在哥哥家等待。
怕麻煩,母親說過沒有什麼特殊事情,不要隨便打電話了,那樣會讓嫂子不高興的。
石濤一同問候了哥嫂,轉問父母安康新年快樂。
石濤想起了尚美。此時尚美應該在她的孃家,或者說獨自在家守歲。
想到這個可憐的女人,石濤難免有些心痛,尚美沒有給他來過電話。
石濤在決定過年不回家的時候打電話告訴了她,尚美只是抱怨了一些一般女人都會抱怨的話,便不再說什麼了,就連關心石濤的話都沒有。
石濤猶豫了一下,發了條新年快樂的簡訊。
石濤也想起了楊瓊。他在想,楊瓊現在也應該在家裡面,與丈夫共度新春之夜吧!
她是不是會想起我呢?她是不是知道我現在在異地他鄉思念伊人?
石濤來到西部省之後,再也沒有跟楊瓊聯絡上,那種淡淡的思念似乎就快要消失了。
值此佳節之夜,外面響著陣陣的鞭炮聲,但是石濤並沒有感到多麼的愉悅和過節的喜慶,他感覺最多的卻是一陣陣莫名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