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辛崇義的談話讓石濤證實了之前從工人口中得知的一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對於集團公司的總體發展,郎崴頗有他更為宏偉的規劃。
可事實上,規模雖然擴大了,但是沒有預料中的效果好,反而讓無機公司發展愈發的艱難,貪多嚼不爛,做大了沒有強起來。
對於職工個人的前途,無論是辛崇義給的建議,還是石濤曾經跟南平兩個人的談心,每個職工心裡想得都差不多,得出的結論基本上是一樣的,要麼辭職,要麼就這麼混著。
資金的困難從上到下都體會到了。
西徙公司財務處已經向山北市某銀行提出了貸款申請,都好幾個月了。
銀行行長几次來廠實地考察過,說是快批下來了,但是現在資金畢竟還沒有到位。
有一件事情石濤當時是不知道的,這是在後來的某一個機會松之木偷偷透露的訊息。
資金週轉困難直接導致了原料採購供給不上,如果因此停產,胡尤覺得無法向郎崴頗交代。
透過電話與汪費仁一番密謀之後,在郎崴頗同意之下,西徙公司的中層領導,包括部分無機公司的高層幹部秘密的進行了集資,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用於緩解資金困難。
郎崴頗的承諾是給他們高於銀行數倍的利息,以此作為激勵領導幹部積極參與其中。
這既是一個誘人的政策,也是一個拴人的手段,各位領導幹部乖乖聽命。
石濤當時不知道這項政策,既便是知道了他也無錢可集,更何況他還不夠資格。
這個方法在當時來說,確實很有效,解決了一時的生產用款,畢竟金額還是太少了效果也有限。
一個月之後,資金短缺依然是解決不了的困難。
受益的是那些參與其中的領導們,得到的利息有的比工人工資還要高,竟也沾沾自喜覺得佔了個大便宜,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終究有哭鼻子的那一天。
西徙公司最大的債務是在建設期間拖欠建築商的基建款。
裝置基本上都是預付的,不存在款項拖欠問題。
在施工完畢之後各大建築商都紛紛提出索要欠款,而當時胡尤承諾的是等公司正常生產之後就給他們錢。
這讓各建築商後來詬病,西徙公司正常生產已經兩個多月了,只是零打碎敲的給了少部分建築款項,絕大部分還拖欠著。
施工單位多次前來討債拿不回錢去,這讓當地的各家建築商都異常的氣憤,私下裡聯合了起來,共同前來討債。
這一天,石濤接到門衛電話,說是有卡車堵了公司的大門。石濤在辦公室透過窗戶確實看到有車堵門,急忙到門口檢視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兩輛卡車停在門口不走了,讓他們挪開,人家說是來堵門的。”門衛向石濤彙報。
石濤還沒有說話,從卡車上下來兩個人,石濤一看認識,是當地兩個建築公司的經理。
“二位老總你們好,這是怎麼回事?”石濤趕忙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