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軒念頭起伏,元神中將寶光如來合道時的情況,纖毫必現,一幕幕、一次次地回放,想要找出這關鍵所在。
忽然之間,石軒啞然失笑,自嘲了一句:“剛剛才勘破了外道演法,為何又差點走上邪路。”
每位半步金仙,本姓不同,自然放下的事物就不同,放下的法門也不同。
就像一位成年人,看到一張齊腰高的桌子堵門,照見的事物之相就是“不算太高,可以直接跳過去,或者搬開,或者直接走其他門。”
而一隻螞蟻,看到這張桌子,照見的事物之相則是“實在是太高了,無法言喻,不過處處皆是空洞,可以直接鑽過去,或者慢慢爬過去。”
這高與不高,這空洞與非空洞,並非桌子本身的真實,而是由於成年人與螞蟻思維方式不同,所照見的不同之相,是為虛妄。
雖然兩位巔峰半步金仙的力量差距,不會是成年人和螞蟻這麼大,但本姓不同之下,所照見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決然不同,南轅北轍,有時候甚至比成年人與螞蟻照見的桌子之相差距還大!
所見之相不同,自然需要放下的就不同,而放下的法門亦是不同。
所以無論道門真傳還是佛門正法,在合道這一步,都只是一筆帶過,因為沒有適合所有弟子的真解和法門,甚至每個人之間的法門都不會相同,都與創下功法的祖師不同,根本無法以此為參照。
這一關隘,靠得就是自己明悟,靠得就是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從此之後,再與他人修煉之法不同!
故而在合道關隘時,只可能有一言之師,,由於別人無心或有心的一言,觸及自身本姓真如,照見種種虛妄,從而大徹大悟,而沒有手把手傳授的師父和功法,就像紫雲道場中,玉婆婆一言點醒了寶光如來,讓已經放下“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他,徹底放下了“我相”,這並非看起來的放下臭皮囊那麼簡單。
因此,石軒才自嘲差點走上了邪路,若按照玉景道人、寶光如來那般放下自我,那就是以他人為自己,忘了自身根本,從一開始就走錯,合道之時十死無生。
大家本姓不同,照見體悟到的大道亦不同,合道這一關隘,只有靠自己參悟、明悟,走出一條艱難無比的道路,稍微悟錯一點,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局面。
除我之外,皆是外道!
這就是合道被稱為修行三難最難一關的緣由之一。
“那我的道路究竟在哪裡?是什麼?”
一時之間,石軒就像呆住了般靜靜立在那裡。
…………生死道祖運轉生死輪迴,阻擋著祖龍的攻擊,心神之中卻在想著種種對策:“事起倉促,只能找機會送石軒去太元天或者歸一道祖那裡暫避,他已經勘破了外道演法,再有一段時曰照見自我,參悟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就可以衝擊合道境界了。”
“老孔雀最多再能鎮壓寂滅道祖三四個剎那,必須在此之前創造機會。”
“可惜如此一來,想要殺掉一位有了警覺的先天金仙,將是難上加難,機會渺茫!”
生死道祖雖然嘆息自己只能重新謀劃,但事到如今,他豈是沒有決斷的,於是準備全力運轉生死大道,創造機會,將石軒送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