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老狐狸
每朝每代,開國之君,興兵起事,除去麾下文臣武將,能人異士外,還總會有那麼幾個是前朝亡國君主眼中的叛臣賊子。
而肅國公孔家,就是這樣的存在。
大齊第一代的肅國公孔懷安,原本是前朝的五軍都指揮使。
當年太祖皇帝起事,一路北上,加上盡得人心,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兵臨皇城。
那時候孔懷安開城門迎太祖皇帝進城,叫太祖皇帝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攻下皇城,直搗黃龍。
後來太祖皇帝黃袍加身,論功行賞,封孔懷安為肅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不過到了宣宗皇帝時,朝廷有了明令,為防官商勾結,禁止官員經商。
肅國公府人丁興旺,光是嫡系一支就有五房,更別提其餘旁支。
可是能夠承襲爵位的,也只有長房嫡出而已,本來大家手上經營鋪面產業,也相安無事,既富貴,又風光,日子過得好不得意。
朝廷明令一出,肅國公府就鬧翻了天。
足足鬧了有四年的時間,到最後,以分宗告終。
嫡系五個房頭分宗分家,其後幾十年都少有來往。
到了先帝朝時,朝中官員私下裡參與商鋪經營,靠分紅利銀子賺錢,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但彼時肅國公府的孩子們早就生疏了,再難撿起什麼手足之情,更何況當初分宗後,各自謀生,遠離京城,到了那個時候,也總不可能厚著臉皮再跑回京城示好。
如今的肅國公孔如勉年過百半,和姜承德一貫的自負不同的是,這是個極和善的人。
其實在趙盈看來,孔如勉這樣的人,比姜承德更可怕些才對。
當年昭寧帝御極後,孔氏入後宮便冊為淑妃,那時候姜夫人還沒生下趙澄,地位是不如孔氏的。
孔如勉便辭官去朝,真就一副頤養天年的做派。
可事實上他孔家的孩子們,個個身兼要職,可一點兒沒有要隱退朝堂的架勢。
都是做做樣子給人看的罷了。
孔淑妃既然有生養,他孔如勉又怎麼可能真的不圖來日呢?
趙盈是讓人把二堂前的正廳收拾了一番的,特意還架了小火爐在廳中,銅壺中煮著水。
周衍親去府衙門口迎的人,一路引著孔如勉往正廳而去。
他沒跟進門,就單把孔如勉給請了進去而已。
趙盈上下打量了一番,倒和前世記憶裡的丁點不差。
孔如勉沽名釣譽,去朝後常與高僧真人講經論道,可其實根本也不知他究竟是信佛還是求道。
總之天長日久的,還真叫他養出一派仙風道骨來。
據說從兩年前開始就吃全素了。
外頭都傳說什麼,趙清自孃胎裡帶了弱症,養了十幾年還是身體羸弱,孔如勉心疼外孫,又惦記著在宮裡的女兒,才一心求佛向道,乃至放棄錦衣玉食,金尊玉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