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趙盈折騰她父親的事情,她又不是不知道。
只是她身在後宮,兒子也沒有在朝中領實職,她總不好在昭寧帝面前開口說這個,更不好開口替父親喊冤屈。
畢竟孫其上摺子都沒能撼動趙盈分毫,連宋雲嘉都跳出來維護趙盈,她在昭寧帝心裡那點兒分量,更不夠看的。
一旁雲晚怕她罵的多了氣性上頭,趕忙壓著聲勸她:“好在大公主如今不住宮裡,也只是偶爾回宮來,只要咱們殿下辦事得力,皇上早晚能看到娘娘和咱們殿下的好處的。
對大公主,您多些包容,多些忍讓,在皇上面前就總不會出錯不是?”
她也是名門貴女,生來金貴,漸次長成,嫁與帝王家,又為今上誕下皇長子,憑什麼要去忍讓一個公主?
這還不夠可笑的嗎?
孔淑妃幾乎咬碎一口銀牙:“有時候想想,倒不如姜氏那樣來的快活自在。”
敢說敢做,這些年不也照樣沒人敢拿她怎麼樣嗎?
雲晚抿唇時也收了聲。
這話她就不知道怎麼勸才好了。
“姜家忙著給二公主選駙馬,但奴婢瞧著,皇上更未必肯給姜家這個臉,您和軟些,總比姜夫人那樣趾高氣昂的要強不知多少不是?”
雲晚不去接她那話茬,略想了想,還是一味地規勸她:“您都忍了這麼多年了,如今爭這口氣好沒意思的,、。
倒不如想想國公爺和夫人的話,大姑娘的婚事選的好,又得的是皇上賜婚,在這上頭便壓過二公主一頭。
現如今這架勢,壓過二公主這一頭,國公府便比姜府體面出不知道多少去,咱們殿下自然沒人敢小看的。”
這裡面的道理用不著她來說,孔淑妃沒有不明白的。
可那口氣,終究不順罷了。
其實剛嫁給昭寧帝那幾年,也沒什麼不好的。
論容色,她雖不及劉氏,但卻比姜氏好太多。
加上性子比姜氏和軟,門第比劉氏高,那時候皇上對她還是很好的。
只是他御極之後,多了一個宋氏而已。
從那時候開始,她就開始忍,開始讓。
後宮裡的女人沒有不嫉恨宋氏的,她也嫉妒,她也恨,她希望宋氏去死,但她不能表現出來。
不過顯然,劉氏比她做得更好。
所以宋氏過身後,她又要忍著趙盈。
這一忍,就是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