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郎才女貌,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佳偶嗎?”
但說來說去,不成兩個字才是她想表達的。
高氏是涵養好,不然真的要當場翻白眼給她看。
她是真把自己當金尊玉貴的金枝玉葉看了。
從小養在宋太后膝下,但今上和燕王擺明了都沒把她當回事兒。
說到底,她生父那種身份,本來就尷尬的不得了。
當年要不是先帝和太后仁善,心疼去了的華陽公主,也不會留下她,平白玷汙了皇家血統。
如今時過境遷,她其實知道自己的出身,還做這樣高高在上的姿態,沒得叫人看不上眼。
可是對於高氏而言,淮陽郡主府的姚玉明,只能是目下最好的選擇了。
有皇親的身份,姚家也是世代為官,雖不能同河間辛氏那樣的人家比,也不能和朝中姜沈之流權臣之家相提並論,但清貴二字擔得起,這就很夠。
又都是京城長大的孩子,姑且算得上知根知底,若是姚玉明都不成,那餘下那些女孩兒就更不值一提。
高氏壓了壓心頭的不滿,臉上真是一絲都看不出來,聲音都是四平八穩聽不見半分不滿與怨懟的:“郡主是做母親的,我也是,我雖沒有女孩兒,卻也能體諒郡主的這份兒心。
可郡主也說了,九孃的親事一拖兩年,孩子都十六了,郡主還打算拖上多久?
要是有更好的人選,郡主也不會等到現在。
大郎和永嘉公主之間,我若說是外頭人瞎傳的,郡主定然不信。
可前幾年我也沒到郡主跟前開過這個口。
如今既然來開了口,便是有這樣的心。
咱們都在京城裡住著,彼此知根知底,大郎是什麼樣的孩子,郡主也是知道一些的,等到成了家,也不會再像從前那個樣子。”
“你是說,叫我們九娘去你們家過那種和夫君相敬如賓的日子,是這個意思吧?”
高氏知道此事很難,她無論選誰家的女孩兒,有從前十年的情分擺在那裡,人家也都不肯把女兒嫁到他們家來。
“這天底下的夫妻,能做到相敬如賓,就已經算得上完滿,咱們活到這把年紀,郡主竟還執迷於男女情愛之事嗎?”
她話裡有話,淮陽當場就變了臉。
那是華陽公主一輩子的痛處,也是淮陽郡主的。
她和郡馬爺之間也是沒什麼感情,宋太后一句話她就下嫁了,到現在連個相敬如賓都算不上。
成婚三年無所出,姚家上了道摺子,要給郡馬納妾,昭寧帝懶得理會這樣的小事,大手一揮叫姚家隨便,那之後年輕貌美的小姑娘接連納回三個來,這就是為什麼姚玉明一個嫡出的女孩兒行了九。
高氏知道會戳中她痛腳,但還是說了,說完了,面不改色,坐直身子:“郡主大可以再好好想想,孩子大了,總是要嫁人的,與其將來挑個不上不下的,還不如選個拔尖兒的,至少今天是我親自登門來說,誠意十足,往後也總不會叫九娘在我們家裡吃苦受委屈,這樣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