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人面上一紅:“娘娘這是玩笑話。”
這自然不是玩笑話。
依照定例,除夕夜昭寧帝是要在鳳仁宮陪著馮皇后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帝后同往未央宮給宋太后請安,而後再回到鳳仁宮中,一起接受後宮嬪妃的拜禮。
但這什麼定例不定例的,打從宋氏進宮那年開始,就已經不作數了。
宋氏過身後孫氏先承寵了近兩年時間,後來是劉氏,如今又換做孫氏。
反正輪來輪去,她的鳳仁宮是有很多年沒在除夕夜時見到過昭寧帝身影了。
她也不稀罕。
殿內還是果香怡人的。
地龍燒的旺,孫貴人從前喜歡在廳堂中焚一團和氣,趙姝也喜歡那個味道,不過有了趙濯和趙嫵兩兄妹後,御醫說孩子太小,養在母體時也有受損,這樣的香氣雖然並不會有什麼損害,但能少用盡量還是少用。
孫貴人對此格外上心,生怕傷著孩子半分。
打從御醫說了這話後,別說是一團和氣,這昭仁宮裡的所有香料都收了起來,也不叫內府司再送香料到昭仁宮來。
可宮裡太素了,昭寧帝就日日讓人送了新鮮瓜果來。
地龍一燒,殿中熱氣騰騰,那瓜香果香味道就更濃郁,實在好聞的緊。
起先孫貴人以為如此做法太過靡費,後來見兩個孩子喜歡,便也就不再說什麼。
馮皇后往寶座步去,兩側高腳凳上還放著果盆,她拿眼角餘光掃過,噙著淡淡笑意:“鳳仁宮近來清冷的很,這法子果然不錯,等過兩日叫內府司也照著你這兒的例送一份到鳳仁宮去。
便是沒什麼人氣兒,這些瓜啊果啊的,聞著都覺得高興。”
馮皇后不是小肚雞腸愛計較的人。
昭寧帝的後宮大多靡費,從前姜孔劉三人宮中哪一處不是流水似的銀子往外出的呢?
連馮皇后自己宮裡也沒好到哪裡去。
所以她從不計較這些。
孫貴人順著她目光看了一眼那置放瓜果的青瓷盆,須臾收回目光來:“娘娘若覺得好,只管叫他們照著去辦,妾頭先覺得靡費鋪張,不敢受用,皇上說四郎和寧寧還太小,殿中不好焚香,整日過來都覺得妾這昭仁宮太寡淡。
妾想著皇上既然也不喜歡先前那樣,也就叫內府司日日送新鮮瓜果過來了。”
她始終都是那副事不關己的語氣,淡淡的,又很平靜,寵辱不驚:“妾自己對這些,實在是有些怕的。
娘娘您知道,妾出身不好,如今忝居高位已經時常感到不安,這昭仁宮一事一物都這樣名貴,極盡奢華之能事,又只妾一人獨居,每每想來,便更覺惶恐。
前兩天妾還跟皇上提起,底下的才人美人,倒不如挪到昭仁宮幾個,與妾同住,妾反而還安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