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真長公主府佔據了大半條街,那府邸實在是太顯赫華貴,而且趙姝搬進去後,京中百姓就發現公主府的府兵把守在長街口,閒雜人等不許出入長公主街。
又過了三五日,登門道喜去拜賀的,也只常恩王與王妃,並著明康縣主,再便是宋尚書家的大姑娘,還有那位早封了縣主的宋家大奶奶。
先前京中百姓傳言說是把人從清安寺弄回宮裡軟禁,如今話鋒一轉,那華貴的長公主府,不就是宜真長公主的牢籠嗎?
這種流言一直持續到十一月裡,趙姝出過幾次府,往宮中去給馮太后請安,出了宮也沒立時回府,在城中閒逛吃茶,或是到誰家去赴個小宴,不過每次時間都不會太久,至多一個時辰,就匆匆回府去。
對外只說她早已不眷戀紅塵,可皇上放不下她,她自己也捨不得宮裡的幼妹,才從清安寺搬回京城,還了俗。
可人雖說還了俗,心下仍舊是一片荒蕪。
時間久了,老百姓竟也接受了這樣的說辭。
到了平昭二年的三月裡,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天子一道旨意,要給宜真長公主選駙馬,深居簡出了一年之久的馮太后才在宮中操持起來。
但挑來挑去,拖到了六月裡,也沒把人選給定下來。
反倒是天子病倒了。
據胡泰所說,是積勞成疾,畢竟趙盈登基以來,每日只睡上兩個時辰,最多的時候也不過睡上三個時辰而已,餘下的時間都在批閱奏章,處理朝政。
正月裡兩廣地區又暴雨成災,國庫仍舊是空虛的,即便有康寧伯府又進獻不少銀子,她也著實的頭疼了一場。
天災過去,賑災穩定人心,過後朝廷又要開科舉。
總之一句話,皇帝累倒了,得靜養。
趙盈一連七天都沒上朝,朝中大事全是宋昭陽這個內閣首輔與趙承衍那位宗人令在操持,能夠入清寧殿覲見的,也只有他二人。
後來倒是斷斷續續的在太極殿升座,但實在精神不濟的時候,也還是不去。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月底,眼看著就要入金秋十月時分,天子才龍體大安,朝中一切也恢復了往常的樣子。
就是病了一場後,人瘦了兩圈兒,聲音也同從前不大一樣,文武百官沒大放在心上,整天上摺子都不忘在最後添上一句保重龍體,以示對天子的忠誠與關切。
·
上陽宮裡的趙盈卸去滿頭珠翠,也沒了龍袍加身,倒是一身素淨。
她靠在床頭,這時辰散了朝,內室的簾子被人撩開,她眉眼彎彎望過去,崔晚照正撓著臉上的面板進門來。
宋樂儀誒的一聲就迎上去:“別抓別抓,抓壞了明兒沒得用了。”
那人皮面具裹在臉上不透氣,悶著實在難受的緊。
趙盈忙吩咐揮春:“還不快伺候大奶奶去摘下來,給大奶奶換身松泛衣裳去。”
崔晚照無奈搖頭,宋樂儀一面往床邊坐回去,一面跟趙盈兩個咯咯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