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匆匆而過,李中明也習慣了顧府的生活,本來還以為三年之約已滿,可以順利的離府。可是,由於顧況考評優異,得以升任知州,所以顧府眾人還要在此多呆三年。故而在顧靈清的誠懇邀請下,希望李中明能夠繼續留府三年。
感謝顧靈清在這三年裡,對自己的誠心相待和顧府的良好環境及豐厚待遇,李中明決定答應下來。為此事,李中明還特意回家給母親和朱夫子解釋了一番。在這三年裡,李母知道家中受顧府的恩惠確實不少,故而也就答應了下來。
雖然已經還要在顧府再呆三年,但是李中明知道他要提早打算了。畢竟,三年之後,顧況必然是要調任,離開蔡州的。到那時,靈清郎君的年紀參加解試也恰好合適,而且總不能一輩子都呆在顧府,永遠給靈清郎君作伴讀。
所以在接下的日子裡,李中明繼續執行守事,但是更珍惜當下的時光。每日裡不是讀書,就是射箭騎馬學劍。因為他知道這樣的好機會,不會太多了。
當他準備就這樣安安穩穩地度過這三年,可是一件小事,使得他捲入了顧府的是是非非中。
原來是一日,他在晚間從箭場返回自家小院,往回走的時候,在路邊的陰影處,發現了一枚掉落的玉佩,他在原地等了好久都無人來此尋找。故而他打算將這枚玉佩上交府內的大管家顧約,可正好去路上,碰到了往回走的顧靈澤,本來在他行完禮,要走的時候,突然卻被顧靈澤叫了回來。
說是李中明手中的玉佩,是他掉落的。並且對這枚玉佩的形狀,輪廓,圖案和一些細節都講述了出來,而李中明一一比對後,也大都符合。故而,就直接交給了顧靈澤。
拿到玉佩,顧林澤便匆匆忙忙的走了,李中明原也打算回房休息。可是想到就要到了顧約的小院,為了以防萬一。李中明還是來到顧約處,還是將今晚的小事原原本本的複述了一遍。原本顧約看李中明夜間拜見,還以為李中明有什麼大事要來求自己。後來聽到是如此小事,還笑罵道李中明太過謹慎,表明自己已經知道,他無需擔心。後來看真沒有什麼大事,李中明也就行禮告退了。
李中明回到自家小院,躺在床上,還是不能安心入睡,便起身來到書桌前,憑著記憶將玉佩的模樣,描繪出來,收藏了下去。
日月輪迴,烏奔兔走,五日已是過去,李中明也就將此事忘之腦後。
可是,一日在學堂上,顧況的長隨領著僕從嬤嬤突然衝入了塾室。然後便向展夫子說道,奉主君的命令請靈澤郎君和雪見姑娘到後堂有事相許。說完,也不等展夫子多言,便直接請顧靈澤和顧雪見出了塾室,還安排身後的來人將兩人身邊的小廝和女使也壓了下去。
看到一行人風風火火地闖入,又風風火火地走了,只留下身後眾人的目瞪口呆。而這樣一番情況,既無什麼前因,也無什麼解釋,真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看到這樣的情況,李中明也很疑惑不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呢?看到塾內議論紛紛,剩下的人也都無法安心。展夫子只得宣佈今日休息,明日再行繼續。
塾內眾人紛紛四散,顧靈清讓李中明無需陪伴,便匆匆離去。
李中明回到自家小院,並沒有把塾內的事情放在心上。畢竟對自己來說,府內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個漩渦,一旦被牽連其中,都會讓人粉身碎骨。再說自己每日忙得都嫌時間不夠用。哪裡還有精力操心其他的事情。自己只需要作為一個看客,默默地關著就好,不然很容易引火燒身,殃及池魚。
在書桌前,穩穩端坐,李中明拿起書便好好讀了起來。趁著無人打擾,李中明的心也鑽了進去。一直到夜幕降臨,李中明也忽然聽聞腹中傳來咕咕聲,頓時感到一陣飢餓。
從書桌前起身,李中明向著廚房走去,去找一些食物充飢。此時正好看到陸三還在廚房中安排著,便上前打了個招呼。聽聞李中明錯過了晚膳的時辰,就安排人從正在烹飪的膳食中取出了一些,為李中明湊成了一個食盒。
李中明連忙行禮感謝,看到陸三也沒有太忙,便邀請他一起去隔壁的偏間共同就食。趁好陸三也沒有吃過晚膳,便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