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經科內容眾多,要考一百二十道貼書,六十條墨義。這對於李中明來說,時間還是很是緊迫的。實際上,如果是考試的是一本經書上的這麼多題,可是涉及九經,就需要好好思量,仔細回憶。不然的話,稍有疏忽,便會張冠李戴,錯漏百出,這也是九經考的困難之處。
不然的話,九經本科及第,也不會等同進士甲科第六名,為二等出身。而且九經及第者與進士甲科者一併出身,能夠得授將作監丞、大理平事,甚至通判各州。可以說,九經及第者,除了不如同等以上的進士科風光外,其餘的待遇是一樣不少。
將這些私心雜念全都丟擲腦後,此時的李中明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心一意的答寫著眼前的試卷。李中明答的很慢,答的不僅仔細,而且小心翼翼。看著試卷上的題目,結合著記憶中的內容,前後比對確定後,才會下筆填寫。
這三日裡,李中明打算第一日專門填寫貼書,後兩日猛攻墨義。按照計劃,隨著蠟燭的燃燒,李中明餓了便吃攜帶的乾糧,渴了便喝口攜帶的茶水。就這樣勉勉強強熬過了白天,到了晚上,因為已經耗費了很大精神,所以李中明將帶來的被褥鋪好,將蠟燭吹滅,便安安穩穩的休息起來。
休息了一夜,李中明起身,聽聞著房外傳來的新鮮空氣和啾啾鳥鳴,此時,在這片晨曦中,一片寧靜。展開昨晚收好的試卷,李中明繼續著昨天的書寫。
不一會兒,附近的考房也漸漸傳來了聲響,隨著眾人,李中明同樣使錢,向考差要了一竹筒熱水,和著已經涼透的乾糧慢慢吞嚥著。李中明很快結束完用餐,便繼續埋頭書寫起來。
相比於進士科的抓耳撓腮,諸科考試雖也會愁眉不展,可是此時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具體知道不知道,就看平日裡的功夫有沒有下透,如有一點馬虎,現在就會有一星半點的錯漏,那麼在評卷的時候,就會錯漏一處,真的是容不得一絲馬虎。
所以雖然時有世人批評諸科考生只會死記硬背,不如進士科考生眼界廣博,深思遠大。可是試問對諸經的熟練掌握者,缺了諸科考生也是不可。畢竟,對於經典的傳承,諸科生所起的作用更大。
這一日,李中明已經開始書寫墨義了。墨義一般最好是按照經書的註疏釋義解答,當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解釋,但是對與不對就要看考官的心情了,而以註疏釋義解答,則無此擔心。
故而,李中明也是儘量按照經書上的註疏回答,所幸,今日遇到的,李中明都有記得,故而均是按照註疏默寫了下來。
很快天又黑了下來,李中明中間也再次向考吏買過了兩次熱水,還買了一碗米湯泡著乾糧將晚飯對付了過去。明日還有一日,李中明將試卷收放好,就熄了蠟燭,準備養足了精神,明日最後一博。
一夜安心睡眠,也許是考過兩天費了大家很大的心力和精神,甚至能夠聽到隔壁的陣陣呼嚕聲。可是,李中明放鬆下心態,並未受其影響,也慢慢睡了下去。
一頓好睡後,迎來了第二天的黎明。今日是最後一日。李中明先是趁著環境幽靜,頭腦清醒,先是答了一番題。然後隨著大家要了一份湯麵,好好吃了個心滿意足。然後便是集中精神,繼續答題。
剩下的墨義,李中明答的很快,因為今天精神很好,也是因為所剩的試題不多的原因。不管他人答的如何?總之,李中明感覺這幾日是盡其所能了。
再次將試卷檢查了一遍,便將試卷規整好,將書寫用具一一收拾停當,再次向公人要了一份素面。吃完後,李中明便繼續和衣而睡,靜等第二日考試時間結束。
躺在床上,李中明心想都聽人說,歷屆解試都會出現些奇奇怪怪的亂事,可自己至今還未碰到,而且他對此科的答題也是非常滿意,此科未嘗不會榜上有名。
想著想著,李中明竟然深深睡了下去,然而在睡夢裡,李中明竟然夢到自己好像來到了天宮中,到處雲氣飄飄,而自己身穿錦袍,腰束玉帶,懸掛玉筆,手捧書簡,在一座遼闊的藏書室中翻看著。他翻看的很慢,但是很認真。可就要看完時,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喊道:“時間就要到了,還有一個時辰,就要清考房了,請各位郎君醒醒。”
這一聲使得夢境破碎,李中明也清醒了過來,睜開眼,將考房內的事物再次收拾了一番,就安坐在書桌前等待著。
不久後,便聽到了房外傳來開鎖聲,接著便有一名考官進了來,李中明連忙行禮致意,考官點頭,然後詢問了名姓,核對了李中明的問答,便擺手讓他將考卷交上,仔細端詳了一番後,便攜卷離去了,而李中明也出了考房。
李中明隨著人流往學宮外走去,一路上還前後觀望著,尋找著師兄朱旭。待出了入口,才發現,師兄早在外面等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