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地球即將毀滅,我穿越未來拯救世界> 命運交織下的刻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墜入泥淖的斑點(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命運交織下的刻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墜入泥淖的斑點(七) (1 / 3)

Ep10鐵穹自主防衛系統。

時鐘塔為了應對大面積炮火轟炸而生產的,低空防禦性武器。

該武器由三部件組成,底部的可旋轉加重底座,電子發射莢艙和特種防禦彈體。

加重底座可以穩固發射過程中的後坐力,內部按裝有智慧模組,可以提供三百六十度旋轉功能,和17°到68°的射擊仰角。能夠廣泛應用各類地形,簡單便攜是它的主要特色。

電子發射莢艙兼具短途雷達和校準諸元的功能,能夠接納指揮所的無線指令安排,遂行各種突發任務,確保發射間距和發射時間壓縮到極致。畢竟,這類防禦性武器,反應時間是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指標,如果這項不達標,其他的再優秀也沒用。

干擾彈體呈現紡錘形,與以往設計理念不同。常規防禦炮射或者火箭彈模式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愛國者防禦性導彈一樣,一對一擊墜,當然,在成本這一塊可想而知。另一種是透過相矩陣雷達關聯的多管速射火炮進行火力攔截,透過密集的彈雨進行毀傷。

兩者各有優缺點,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密集型炮擊,攔截難度很大,往往會有大量落網之魚。

也有天才科學家發明透過陸基導彈,子母分離,多彈頭進行攔截;一次可攔截上百枚火箭彈或者炮彈。但是問題又來了,將上百枚擁有自主索敵功能的追蹤彈安裝進一枚陸基導彈中,不說彈體和發射上面的問題,首先成本上面就是一個駭人的數字。

不是做不到,而是非常不划算。

在諸如此類的情況下,鐵穹防禦系統應運而生。

鐵穹科技含量極高,但特點確是極其廉價,一枚防禦性導彈售價僅需三萬法埃裡(時鐘塔貨幣結算單位)。

隨著發射底座的不斷震動,一枚接著一枚防禦導彈盈盈升空,這類特殊彈體的初速度並不怎麼快,上升到三百至五百米的高空已是極限,失去尾焰推進動力後,彈體受重力影響往下自由落體數米後,整個爆裂開來。

它的爆炸不同於尋常那種聲光交錯,氣勢洶洶的爆炸,而是更像一種擴散性的粉塵爆炸。四面包裹的金屬彈片自然脫落,露出裡面密密麻麻黑色的細鐵砂,嘩的一聲,內部吸附著的細鐵砂以圓周的方式瞬間被中心斥力彈飛出去,像罩子一樣,四面八方擴散開去。

遠遠看去,就像一張黑色的大網。

彈體中心是一金屬圓球,以穩定的功率對外輸出著磁性向量場,那些密密麻麻彈飛出去的鐵砂密佈在方圓五百米內的廣域空間內。詭異的是,竟然並不下墜,而是漂浮在空中,似乎被某種魔法定住了一樣。

就像磁鐵的兩極,中心金屬圓球就是正極,鐵砂則是負極,雙方間隔十數至數十米不一而足,卻被同樣穩穩的無形之力托住,漂浮在營地上空三百米的位置。

這種短暫滯空性,能夠達到三十秒。只要中心的發生器裝置能夠源源不斷提供磁場斥力,那麼鐵砂就會被很好的穩固在天空之中。

而“鐵網”面前,無數的火箭彈正以堂堂正正之勢撞擊過來。

無數絢麗的火花在天空爆炸,此起彼伏,無數營地發射的防禦彈體在天空組成細密的鐵砂網,而火箭彈迎頭撞上,頭部引信被觸發,隨即爆炸,能夠抵抗六十公斤重量的引信觸發器,在那看上去柔軟如薄紗的細密鐵砂塵埃上,竟然如同一頭撞上了水泥地板一樣。

那鐵砂確實柔弱,雖然是特種研發的新型材料,但本質還是鐵,但詭異的是,在高強度斥力排斥下,那鐵砂與鐵砂組成的薄膜卻能夠抵抗千斤重量的“壓迫”。

一枚接一枚的火箭彈迎頭撞上這層看似柔弱的鐵網,被炸了個稀里嘩啦。

與此同時,七枚自殺式精確制導無人機迅速被彈射裝置彈飛出去,以1.2馬赫的速度筆直順著火箭彈彈道的來處襲擊而去。

一組通用型機甲尾隨著無人機的尾焰也緩緩駛出營地。

雙方你來我往演繹了一出開場白,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傷亡,但各種驚心動魄不足道也,然而隨著開場白的結束,陡然之間,戰鬥變地越發激烈了起來。

鎮南位置,雖然按照一個城鎮規劃,似乎也就十幾個平方公里的大小,但是對於交戰雙方總共投入不過數百兵力來看,又大的有點出奇,幾乎就像一把黑芝麻,撒在院子裡。

運動戰,資訊戰,成為了主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