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道南華郡,有座通天山,山勢雄奇,險峻異常,綿延千里,通天山主峰叫做通天峰,山高千仞,巍峨雄壯,草木蒼翠,亂石穿空,山前有飛瀑流泉,澗邊生奇花異草,山頂有云海蒼茫,風月無邊,山後有茂林修竹,靈芝香蘭,聽得到鳥鳴深林,見得到錦雞鬥豔,真是修仙聖地,世外桃源。
通天峰後山,人跡罕至之處,有修道之人所建的茅廬草舍,再循山路往上去,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觀,叫做通天觀,這座通天觀很是奇怪,既不供奉三清,也不供奉四帝,主殿之上只供奉了天地二字,道觀的樣式也與其它道觀截然不同。
通天觀觀主,是個老道士,道號無玄真人,頭髮鬚髯皆白,道骨仙風,也不知有多少年歲了。只知道無玄真人有十餘個弟子,大弟子姓洛名鳳揚,修的是武道,在上屆英雄榜上,排名天下第二,最小的男弟子叫做辛治平,是個雜學家,無所不學,無所不通。無玄真人座下還有三名女弟子,最小的一個叫做夏侯靈玉。
無玄真人收了十幾個弟子,大半都是俗家弟子,只有三名是道士。曾有弟子問無玄真人:師父,既然您是修道的人,為何不供奉三清四帝?無玄真人答道:“我所修的道是先天大道,和三清四聖無關,因此只供奉天地!”
通天觀中,有一座一丈高,十餘丈方圓的法臺,名曰布法壇,是觀中日常講道之處,壇邊時有祥雲繚繞。這一天,無玄真人披著紫色道袍,帶著眾弟子在布法壇上悟道,無玄真人坐在蒲團之上,座下七八名弟子團團圍坐,結跏趺坐,各自修習各自的功課。女弟子夏侯靈玉坐在師父左手邊一丈遠處,有些心不在焉。
無玄真人懷中抱著拂塵,睜開眼輕聲問道:“靈玉,你今天怎麼不好好的悟道,這樣的心神不定?難道有什麼心事嗎?”
穿一身青衣,長相出彩齒白唇紅的夏侯靈玉答道:“師父,弟子想起辛治平小師兄下山已經有四五年了,又想起前陣子洛鳳揚大師兄回來說,江湖上有個後起之秀唐九生,是唐師叔的小兒子,在武道上頗有成就,弟子正在想江湖上那些年輕高手的事情,所以不知不覺中就走了神。”
無玄真人嘆了一口氣,“我門中的道法玄妙,本是不入塵世,但各人的悟性不同,所悟到的東西也不盡相同,你大師兄洛鳳揚悟性最低,只能習武道,將來要以武證道,所得必定有限。你二師兄隨為師修習的是先天大道,前途最不可限量。你小師兄辛治平,所學博雜,是入世的法門,也不會太高。”
無玄真人又問道:“靈玉,你來我門中有多少年了?”
夏侯靈玉低頭答道:“師父,弟子五歲來學道,今年十五歲,來到通天峰已經有十年了!”
無玄真人笑道:“靈玉,為師觀你塵緣未斷,將來還是要到山下去走一遭,了結那些塵緣的!我師弟唐扶龍的小兒子唐九生,以及皇帝殷廣等人都有你有緣,你還需要下山去歷練一番的。”
夏侯靈玉低頭道:“是,師父,弟子記下了。”隨即又笑道:“師父,弟子道緣淺薄,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師父。既然唐師叔修的是先天大道,為何要在人間
做什麼國師?按道理說,修到最高境界的我們是不入世間的,國王都不做,更何況國師呢?”
無玄真人道:“你唐師叔是國師唐家的兒子,塵緣未了,做國師也是應劫而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唐家歷代國師都與當今皇帝殷家有緣,就是來保住殷家江山的,不過國師府的氣數也快盡了,凡事有生有滅,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也不必執著,只管看著他們就是了。”
夏侯靈玉笑道:“是,師父,弟子記下了!”
無玄真人道:“靈玉,你今日既然坐不住,不如去山後練習你的劍法,再到驗靈石那裡看你的武境到了什麼程度!如果已經入了一口,為師就考慮讓你下山了!”夏侯靈玉答應一聲,起身離開布法壇,開了通天觀的後門,往山後去了。
夏侯靈玉修的是劍道,練習的是本門通玄劍法,夏侯靈玉有一把碧雲劍,青幽幽,亮閃閃,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夏侯靈玉愛如珍寶。因為是在山中清修,能力不鎖,所以能馭劍飛行,一日之中能飛數千裡。
通天峰山後百花綻放,林木蒼蒼,唯獨半山中有一塊由巨大岩石構成的山間平地,這塊平地有方圓百丈範圍,上面寸草不生,名為試劍坪,是通天觀弟子們修習劍術的地方。
傳說這塊平地是本門始祖當年練劍時,一劍劈出來的,再後來,後輩的弟子們就在這塊試劍坪上練劍。試劍坪的邊緣處,有一塊一人多高的橢圓形青色大石,名叫驗靈石,石頭前面有一雙手印,只要將手按在上面,石頭上就會顯示測試者的武境品級,就可以知道自己目前所達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