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禮停下馬,長嘆一聲,“城中還有翁城,我帶四五百人回了城,未必沒有守城之力,何苦就降了?現在前無出路,後有追兵,我顧元禮深受牛大人知遇之恩,不能投降敵軍,不如就自行了斷,免得受辱於人!”說完,拔刀自刎,死在城下。四五百殘兵沒了主將,立刻亂作一團,都跪地投降。
致果校尉趙大喜真是大喜過望,下馬來割了顧元禮的頭,接受這些殘兵的投降。王長龍隨後趕到,見顧元禮已經自刎,不禁為之嘆息。隨即先帶兵入城,接受郝知縣的投降。謝鵬程隨後跟進城來,謝鵬程覺得,原來是自己帶兵先圍困的漁江,此時卻被王長龍搶了功勞,難免心中不悅,發些牢騷。
此時天已過午,王長龍到了縣衙門,接管了銀庫,支出三個月的餉銀髮給部下,這才命人封了銀庫。查點手下兵馬,死傷約有千人。照例是死者撫卹,傷者送醫。
安排完自己計程車卒之後,王長龍聽部下說謝鵬程頗有怨言,於是親自把謝鵬程請到縣衙三堂,又把郝知縣也叫了來,三人把
酒聊天。王長龍笑道:“謝校尉不必煩惱,你先到漁江,破敵時也出力甚多,我王某是衛王身邊的人,怎麼會搶你的功勞?”
王長龍喊來行軍主薄,讓他當面起草給王府的請功函,在請功函中把謝鵬程大大吹捧了一番,又當著謝鵬程的面,封好了請功函,讓人即刻送往衛王府。謝鵬程見王長龍如此,頓時又是感激又是羞愧,起身向王長龍敬酒,連聲道歉,說自己不懂事,請王校尉諒解。
王長龍並不以為意,還勉勵了謝鵬程一番,又道:“咱們都是為衛王辦事的人,肩膀齊都是弟兄,還分什麼彼此?以後咱們同心協力追隨衛王,立不世之功,能夠名垂青史才是我王長龍的心願!”
當夜,王長龍、謝鵬程、郝知縣三人喝的酩酊大醉。次日,王長龍命人厚葬了自刎的校尉顧元禮,又在漁江縣接管防務,和謝鵬程在漁江訓練士卒,休整軍隊,以備再戰。兩支軍隊在漁江休整了五天時間。因為之前衛王府有令,一旦拿下漁江後,謝鵬程部須按原計劃趕奔鹿野。
謝鵬程也準備按衛王府的軍令,開去鹿野城協助程如高。正在此時,王長龍接到衛王府的飛鴿傳書,說是有上萬巨匪兵圍安舒城,請謝鵬程率兵支援安舒,先不管鹿野,漁江縣由王長龍接管。謝鵬程得了軍令,立刻率五千兵馬出城,直撲安舒,去解安舒之圍。
王長龍坐鎮漁江,只抓防務,日常政務依然由郝知縣和師爺朱常亮處理,郝知縣出乎意料,心中也對王長龍感激不已。
張元元在漁江縣西郊敗退之後,兵退四十里,才敢停下來查點人馬,查點之後,傷亡兩千有餘,真是元氣大傷,心中悶悶不已。幸虧糧草隊在後面幾十裡,不然就被人家給一鍋端了。數千人沒了糧草,豈不是抓了瞎?張元元破口大罵道:“這個王長龍真他娘是個瘋子!”從那之後,王長龍得了個王瘋子的外號。
隨軍智囊徐子楚獻計道:“大寨主,既然咱們拿不下謝鵬程部,也就不必去鹿野城了,恐怕敵人早有防備了。咱們乾脆直接殺奔安舒郡吧!反正牛王爺已經請獨峰山等處的山寨圍攻安舒,咱們不如也去混水摸魚,要是成功了,那也是大功一件,不比拿下漁江意義小!”
張元元想了想,深以為然,因此休整了一下軍隊,就直撲安舒,等他趕到安舒城外時,獨峰山大寨主獨眼計天達已經率七千悍匪先到安舒城西門兩天了,另有老龍山大寨主賀永江率軍五千也圍住安舒郡北門,兩個巨匪正籌劃攻城時,張元元也率兵來了。
計天達和賀永江大喜,請張元元帶兵堵住安舒城東門,只留了南門,伏下一支精兵數千人,準備圍城打援。張元元心中暗喜,只要大家合力能拿下安舒郡,那可是大功一件,就忘了自己離開前,二寨主喬崇良的叮囑。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