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陀城,在突回國北部,是出了突回大漠的第一個大型城池,扼住突回國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非有能力者不能守也。隆遇禮從老國王鐵庫時代熬到了新王鐵布登基,已經做了十二年的鉛陀城管城使,是本城最著名的地頭蛇。做為管城使的隆遇禮,生財有道,曾是老國王鐵庫的鐵桿部下之一。
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隆遇禮在老國王鐵庫時期混的風生水起,新國王鐵布也同樣待他不薄。老國王鐵庫把隆遇禮視為重要外臣,讓他鎮守一方,給以管城使之職,又因為他平定叛亂有功,加封為鉛陀伯。而新國王鐵布登基,也把隆遇禮視為重要外臣,仍然委任他鎮守鉛陀城,改封為順承伯。
做為官場不倒翁的隆遇禮在老國王鐵庫時期,對鐵庫可謂忠心耿耿,鐵庫死後,隆遇禮又轉投鐵布,在鐵布一朝混的也很不錯,分別得到了國王鐵布,國相馬青東和護國大將軍託魯無術的信任,鐵布還在一次酒醉後說出了讓隆遇禮世鎮鉛陀,為鉛陀王的玩笑話來。
隆遇禮忠於突回朝廷,但並不愚忠,知道審時度勢,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老國王鐵庫重用鐵布時,他也曾委婉勸過鐵庫重用自己的三個兒子鐵惠、鐵靈和鐵頓,老國王對他的意見不以為然時,他也沒有什麼意見,仍是老老實實鎮守他的鉛陀城。他並不直言上諫,以免激怒主上,就算偶爾上諫也都是完全站在朝廷的立場。
這樣的一位能控制自己嘴巴,知道什麼事情該說,什麼事情不該說的地方重臣並不討人厭,而且他賺了銀子,大半都拿去交結朝中權貴,偶爾也會救濟一下貧苦百姓,所以這人在朝中和民間的口碑都相當不錯。突回國中,對隆遇禮印象不錯的可不止是三王子鐵頓。
鐵頓兄弟三人之所以沒在逃亡途中沒被很快殺掉,就得益於隆遇禮悄悄出銀子收買前去刺殺三位王子的血手團刺客。血手團的刺客們也是人,同樣見錢眼開,所以才能一路追殺著三兄弟一路逃到大商。要不是鐵布和馬青東後來因為血手團的殺手一直殺不了鐵頓兄弟三人,懷疑有內鬼而秘密買通落雨閣的殺手的話,鐵頓兄弟三人本都可以活下來的。
而如果不能逃到大商,鐵頓就沒機會在湖州府的拍賣會上遇到唐九生,大機率和兩個哥哥一樣埋骨荒野。隆遇禮簡直就如鐵頓的救命恩人,所以鐵頓對隆遇禮的好感,那真如滔滔江水一般。鐵頓回到突回國的第一件事,其實就是想去見隆遇禮,今天,他終於如願以償了。
鉛陀城,城牆高大,城牆的周長十六里,是方圓三百里內最大的一座城。雖然這三五年來突回國百姓的生活不算太好過,可是在隆遇禮的治理下,鉛陀城的街頭仍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稱得上是熱鬧繁華,普通百姓的生活也還算過得去。至少比起其它城來,百姓有飯吃,不至於餓著肚皮。
雖然突回國相對於大商來講算不上國土豐饒,可是在老國王鐵庫相對清明,在鐵庫執政時期,只有發生嚴重的水旱災情之後,才會有百姓因為地方管城使救災不力,吃不上飯,憤而造反的事情發生。鐵布執政之後,只顧著自己享樂,不管百姓死活,所以使民生遠不如鐵庫時期,突回百姓私下罵這位新王無道。
唐九生和鐵頓一身突回商人的裝扮,騎馬緩緩走在鉛陀城的街頭,引來街邊七八個年幼小童的圍觀,唐九生見這些小童多半都是啟蒙的年紀,卻是一臉懵懂的在街邊幫大人搬運柴草販賣,一個個顯然都是不識字的,於是唐九生悄然問道:“鐵蛋,這些孩子怎麼不去上學啊?”
鐵頓苦笑道:“我的大王爺,你這話問的,怎麼讓我想起何不食肉糜來了?大商國老百姓的孩子尚且不是人人有書讀,何況是突回國?鐵布這三年來只顧自己過上好日子,把突回折騰的一塌糊塗,別說讀書,就是吃飯都成問題了!大商國不是有句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嘛,他們勉強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有餘力讀書?”
唐九生嘆息不已,感慨道:“果然是天子無福民遭難!看看鐵布的德性,也就知道百姓的日子不會好過了,幸好你回來了!”
鐵頓嚇的趕緊低聲道:“老大,說話小聲些,可別給人聽了去!鐵布和馬青東在突回各城裡都安插了眼線,叫什麼,尤其咱們這種騎高頭大馬的人,更在人家的眼裡,咱們一舉一動都得小心些!”唐九生搖搖頭,沒辦法,雖然鐵頓是堂堂的突回王子,可是大權旁落,也難怪他這副謹小慎微的樣子。
後邊凌劍飛、夏侯靈玉等人扮成商隊,用馬車拉著一些茶葉、藥材、絲綢、以及陶瓷等物也進了城,少不得花費些銀錢打點一下城門口的軍爺們。
進城之前,梟衛的弟兄們早就打好了前站,提前安排了城內一家有名的大客棧,叫做廣通客棧,唐九生、鐵頓等眾人就在廣通客棧安歇,廣通客棧很大,比一般有錢人家的四合院還要大些,馬廄在客棧後面,有專門的馬伕伺候,到了客棧一下馬,馬上就有人過來招呼。
這座廣通客棧,據稱幕後大老闆就是隆遇禮的小舅子費城權,因為有這樣的背景,才能在這鉛陀城混的風生水起,地方衙門的大小官吏可是沒人敢來這裡騷擾。也正因為住在廣通客棧相對安全,南來北往的客商才願意住在這裡,所以客人大多是些有錢人。
唐九生和鐵頓住進地字六號房之後,先叫了些飯菜略略填了一下肚子。隨後兩人備了一份重禮,就結伴往管使城府邸方向去了,其餘人留守客棧。前面已經有人安排打點好了隆遇禮府上的管家隆慶,偽稱唐九生和鐵頓是圖昌國來的大客商,想要求見隆大人,以求在鉛陀城一帶經營時,有隆大人罩著。
本來這種接見商人的事情隆遇禮是不屑於管的,尤其是突回國的商人他就不理會,都交給後宅的兩位如夫人和手下的兩位管家打理,他不想落下個官商勾結的名聲。隆遇禮如今是鐵布加封的順承伯,極為愛惜羽毛,愛惜名聲,他也怕落下把柄在某些人的手裡。這鉛陀管城使的位子,可有人惦記著呢!
可是畢竟這兩個商人是從昌圖國來的,近兩年昌圖國和突回國的關係已經有所改善,互通貿易,隆遇禮身為鉛陀城的管城使,負有管理外國商人的責任,所以他也不願意得罪這些外國人。而且隆遇禮有個心病,生怕自己買通血手團的事情給鐵布知道,所以也在暗中謀劃退路,交好昌圖和大商兩國的官商才對他有利。
鉛陀城管城使府邸的花廳頗為闊綽,抵得上大商國中等富豪家的客廳了,清一色都是紅木傢俱。管城使隆遇禮坐在主位,一臉溫情的笑容,正陪著唐九生和鐵頓聊天。唐九生和鐵頓一左一右坐在桌旁,面前擺著茶水和時鮮的瓜果。三人談笑風生,談些突回和昌圖國的商情,看起來氣氛十分融洽。
這位鉛陀城的管城使大人約有四旬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身材魁梧,一張方臉,濃眉大眼紅色臉膛,一身褐色錦袍,做富家翁打扮。只是他的一雙大手透露出此人武藝非凡。也確實如此,隆遇禮號稱鉛陀大隆王,從校尉的親兵一路熬到管城使,大小近三十戰,殺出了赫赫威名,讓賊寇們聞風喪膽。
聊了多時,隆遇禮咳了一聲,微笑道:“二位,本官今天白天公務繁忙,有些累了,就不能陪二位再聊了,咱們改天有時間再聊,可好?”這是下了逐客令了。
化名古勒柏的鐵頓滿臉堆笑道:“是,隆大人公務繁忙,我們就不多打擾了,改日一定請大人賞光,和我們喝一杯水酒!”鐵頓站起身,又拱手道:“隆大人,小人還有一樣寶物,想要獻給大人,並不在剛才的那些禮物裡。”
隆遇禮奇道:“哦?還有禮物?古先生剛才所贈的禮物頗為貴重,本官已經受之有愧了,怎麼還有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