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風雲年代> 第2章 計劃開始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章 計劃開始了 (1 / 3)

第二天,郭中華特意去市場買了好菜,買了一條鯉魚和一斤半豬骨。

今晚打算煲豬骨湯,郭中華買的是豬頭骨,因為豬頭骨是豬骨中最便宜的,很多人為了省錢,每當要煲豬骨湯,就儘量選擇豬頭骨。

晚上的菜,有豬骨蓮藕湯、煎鯉魚兩種肉菜,算是比較豐盛的了。

老爸把孩子的大伯和三姑叫上,算是為兒子踐行。

郭文東老爸有4個兄弟姐妹,老爸排第二。

其他分別是大伯、三姑、四叔。

大伯和三姑都在本村務農,四叔在莞城做生意。

晚飯上,兩個親戚既祝賀郭文東考上名牌大學,又反覆叮囑侄子去到大城市後要注意的問題,對於郭文東來說,這些都是廢話。

吃過飯後,謝小蓮收拾碗筷。

郭中華拿出一疊錢,放在臺面上,這是第三套華幣,其中有14張是四個人頭像的百元大鈔。

他鄭重其事道:“東仔,大學飯堂一餐飯一塊,早餐5毛錢,一日三餐2塊半,伙食費再加上其他開支,一個月生活費100塊夠了吧!來回要車費,可能還要打電話,買衣服,再給多100塊給你,學費1500,一共1900塊。”

這個時期,教師、公務員月工資只有一百多,一千九百是一年多工資了。郭文東全家平均月收入,也就是一百多,去年全年收入只有兩千出頭,要一次性拿出這些錢,絕對是筆大數目。

父母東拼四湊,只是湊足了大部分,還向兒子的大伯和三姑借了一點。

郭中華目光再移向女兒,說道:“你打工工資要存起來,哥哥第一學期剩下兩個月生活費,由你來給他。這四年全家辛苦點,等東仔畢業後,咱家日子會好過很多,說不定就能洗腳上田了。”

他並沒有問及畢業後有沒有分配工作,畢竟這時候,就算初中畢業進城去私企打工,工資也未必比家鄉公務員低。這時候的大學生非常吃香,畢業後很容易在城裡找到工作,更何況郭文東讀的是名牌大學。

九十年代,是大變革的時代,是充滿機遇的年代。

從92年開始,改革開放被全面肯定後,經濟飛速發展,掀起了下海經商潮,民眾的智慧被徹底激發,生產力徹底釋放。

這股潮流到二十一世紀初結束。

隨著社會發展逐漸成熟,各行業競爭越來越充分,要想大發展、大成就,機遇會越來越少。

到那時候,公務員和國企編制,才真正吃香,許多人千方百計想擠入編制內,公務員考試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現在,連許多私企的工資,都比國企、公務員的工資高。

在今年,本鎮鎮政府就有好幾個幹部辭職下海。

郭麗芸敷衍式地點點頭。

郭中華又給了女兒30元,作為去打工發工資前的零花錢。

在原本歷史上,郭文東大學4年,學費由父母負擔,生活費基本上都是由妹妹來負擔。

郭文東把錢遞給兒子,叮囑道:“錢要裝好,以後要省點用!去到南州後,打電話給尋呼臺,讓尋呼臺發個資訊給我報平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