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己父親、開大梁教授的影響,吳奇也希望為自己祖國盡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
有華國官方做背書,這樣聲勢浩大的專案所產生的積分收益也是巨大的。
影響十幾億人口的專案可不多,錯過了很可惜。
基礎工作都已經有人完成,而不足的方面又正好是吳奇所擅長的。
所以,這麼合適的機會,吳奇自然便有興趣加入了。
這個專案還給了吳奇一個啟發:
想要完成一個目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地去做,這樣不僅耗時、耗精力、耗錢,在時效性上也有風險。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什麼都從零開始,很容易就失去了技術上的優勢。
既然決定了要參與其中,吳奇說幹就幹,直接與小莫配合開始了工作。
只不過吳奇選擇參與的方式與方顯吉的預想偏離了,方院士是希望吳奇能夠對現在初見成績的醫療智慧系統做一些最佳化和補充,但吳奇卻是打算推翻這個人工智慧架構,重新建立。
人工智慧的優劣最大的體現便在於基礎框架和底層的邏輯運算,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怎麼最佳化補充也沒辦法獲得顛覆式的提升,這對吳奇來說沒有什麼意思。
要做就做個足夠優秀的,咱又不是沒有那個能力不是?
擁有了小莫,吳奇在研發工作上,如有神助。
兩相配合之下,吳奇和小莫花了一個多小時,便提出了十幾種基礎框架和底層演算法的設想預案。
經過小莫搭建模型演算之後,兩人在眾多預案中達成一致選擇。
這是一種被吳奇稱之為“蛛網式演算法”的計算機框架語言,類似人類神經元的資訊傳遞與互換模式。
這種演算法有一個好處:密集的蛛網共同聯結拼湊出整體的資訊處理交流網路,每一個獨立的蛛網都有一定的運算能力,又統歸中心樞紐的統籌分配,即使一部分分支系統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到整體,而如果中樞系統癱瘓,所有的分支蛛網也能透過互相配合暫時性取代中樞的工作,且網路中的資訊處理與同步幾乎可以達到即時交流的地步...
獨立蛛網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還有一點是也很重要的,對這個專案還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有巨大的幫助,獨立蛛網可以高效執行病情初期的甄別判斷機制。
一人一人工智慧花了一夜的時間將這套人工智慧的框架搭建了出來,有了小莫的幫助,程式設計的速度快了N倍。
且所有的程式碼都是小莫來完成的,吳奇只是在一些構想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一次的程式設計吳奇沒有加入壓縮技術,也沒有必要覆蓋保密程式,所以整個檔案的初始記憶體非常大。
吳奇做完的時候已經凌晨,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電話聯絡了方顯吉院士。
“小奇啊,這麼早就找我,有什麼事情?你想好了?”
方顯吉在電話那頭的聲音還有些沙啞,明顯是被吳奇吵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