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聽是二期試執行,可這整套系統的瓶頸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
只是咱這一套系統好賴是完成了,都不敢冒險哪...”
呂姓教授也是方顯吉幾十年的好友,也明白他心裡的想法,倒不至於為了一點爭執就置氣。
如他所說,專案組開發系統的最終效果大家都早已有所預見,是遠遠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的。
可三年多的努力誰又捨得直接就這麼捨棄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有壓力,也不願意冒...”
方顯吉依舊不死心,正當他繼續想要勸說時,他的電話鈴聲響起...
原本打算將電話結束通話,一撇來電名稱是吳奇。
方顯吉向眾人說了抱歉,走出門接電話去了。
留下一群人在會議室中面面相覷,老方這可是第一次開會期間出去接電話。
“方老,情況如何。”
臨近中午,吳奇醒來發現有方顯吉的未接來電,便回了過去。
“有些小難題...”
吳奇慷慨獻出中樞系統框架的行為方顯吉十分欽佩,自己在會議決議上沒有完成提案的透過,他覺得很對不起吳奇的付出。
將事情的難點簡單地和吳奇做了一下介紹,他想聽聽吳奇的意見。
方顯吉是專案組裡最瞭解吳奇程式設計水平的人,對他的能力佩服不已。
“這個...有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個是將你們的系統原始碼給我,我試著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最佳化,當然底層的邏輯決定上層建築,這一點想必您也清楚;
第二個方法比較麻煩一點,直接更換中樞,執行程式碼、軟體適配等問題我有辦法解決。”
吳奇從方顯吉那得知他們這個專案已經啟動了足足三年有餘,上半年才剛完成的第一期試執行,等於說基本的大框架已經構建完成,難怪大家都捨不得放棄了。
第一期試執行就串聯了全國各地近2000個分支試點,這都是包括方顯吉團隊在內的12個小組一個一個跑到當地去除錯構建的,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奔波勞碌了無數個晝夜才初見成效,哪是方顯吉一句話就說改就改了?
方顯吉聽完陷入沉思,第一種顯然不是他想要的,這意味著要放棄吳奇這套明顯優越無數倍的中樞系統。
可第二種方法實在太耗費人力物力了,搞不好整個團體要因為這件事分崩離析。
“這...第二種方法你估計需要多久...”
即使吳奇有辦法解決這些除錯問題,全國範圍內差不多2000個試點啊,他們跑斷腿也絕對耗時不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