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陪沈子陽度過第一個年,過了初七後,大家又全往家走。
連著溫家三位長輩也一起,此行目的,是專門為溫橋寒他們的婚事而來。至於溫二夫人則帶著我十二歲的兒子也一起出來走走。
她一生都被困在高宅裡,與丈夫也毫無情感交流。女兒找到屬於她自己的幸福,有了她的歸處。現在她只要守長兒子,這一生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後宅裡的種種,她已憊於應對,讓她們愛咋就咋地。
趁有機會,多出來走動走動吧。
“我以為我這一生就困在後宅裡,鬱鬱寡歡,待兒女長大後,便常伴青燈古佛。”溫二夫人像是對溫大夫人說,卻又像是喃喃自語說給自己聽。“現在我可不是這樣子想的了,偶爾出來遊歷一番,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以前是我狹窄了。”
“以前我就愛這樣走,要不也不會遇到夫君。可惜後面身邊不允許,慢慢也習慣了那種恬靜,修身養性的日子。不過別說,這自由的感覺還真讓人懷念。”
這綠樹成陰,自給自抓的生活當真愜意。
一行人,邊走邊遊玩,多費了半個月才到家。
看到依山村,眾人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太不真實了。
溫家在鎮上休頓一晚,明天再作計劃。既然到了也沒必要周車勞累急忙上門拜訪。
不得不說匯東鎮是她們沿途所見過恢復最快的鎮,比京城還快。京城修復快只限於官權商賈,主要交通要道。
可匯東鎮卻是己全俊工,她們沿路還聽到操著外音口音的外音人和本地人談笑風生,親密無間。
本就她們還好奇的。可沈欣然一行人送她們到此,便被一些人認出來了,紛紛揚揚便圍過來。
個個都好像認識她們似的,將她們圍著水洩不通,寸歩難行。稀有平常般交談,道喜,各種聊家常碎事。有的甚至於想動手拉她們到家做客,熱情得不得了。看懵一眾看客。
她們一行人很快就被擠到外圍,可憐無助地看著被擠出中心的各自。她們也算是見識到沈家在這裡的聲望。連最高那位也遙不可及。
好不容易才打發熱情過度的群眾,各人手裡已圍抱各種吃各種用的禮物。
禮輕情誼重。
他們能拿出的已是他們家裡最好最珍貴的禮物。一份真誠相待。
“讓太君您們見笑了,他們太熱情了,費了些時間。”沈吳氏尷尬又不失禮貌對她們說眼裡絲毫不嫌棄懷中禮物。這可是他們表達友好善意的一面,她們求之不得。
“她們好純僕,熱情。”老太君懷念說“我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過了。”她也是深困後宅的婦人。
“我們趕緊進去吧,等會又有人來了。”見老太君說不假,沈吳氏也沒再說什麼,趕緊招待她們入住。
本來溫橋寒也置辦到住處的,只是災難連連,沒徹底大收拾已是不能住人了。只能借住沈家置的院落。
院落出落別緻,寧靜幽雅,她們是一眼就喜歡上了。地方雖小,但勝在別俱一格,很適合居住。
安頓好溫家。沈大家子就打道回府,因為事先通知過,回到家她們很快就吃上了熱湯飯,瞬間覺得人又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