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團副團長陳鋒,快速地跑到前沿陣地上,立時下達了團長姜大牙的命令。
“弟兄們,亮出你們的刺刀,拿出你們的勇氣,今天咱們二團,要過個肥年,好好地吃頓餃子,大家一起上,宰了這幫狗~日~的!”
“嗷嗷嗷!”
當即,戰士們爆發出了巨大的吼叫聲!
聲震九霄!
如龍吟,如虎嘯!
“兄弟們,衝啊!”
陳鋒怒吼了一聲,便一馬當先地揮舞著砍刀,衝進了敵軍之中。
其餘的戰士們,也不甘落後,紛紛向日軍發起了衝鋒!
“百戰新師驚賊膽,奮軍苦鬥獻吾身。”
“從來中華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
陣地上,慘烈的白刃戰,爆發了!
“狗~日~的!老子要你的命!”戰士們吼叫著,衝著日軍發起了衝鋒!
面對著我軍發起的白刃戰衝鋒,一眾日軍士兵早已經殺紅了眼,並沒有絲毫恐懼,此刻滿腦子只有拼殺。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日軍指揮官黑木熊一,立即下令:“褪彈!哈壓個!”
“咔嚓!”“咔嚓!”“咔嚓!”
日軍士兵的動作極快,在短短的一瞬間,士兵們便將槍膛內的子彈褪去。
對於拼刺,日軍是相當自信的。
鬼子在二戰中,用的制式步槍是三八式(俗稱“三八大蓋”),這種步槍是單發手動的,在近戰中根本佔不到便宜、只有吃虧的份。
但是它槍身長,裝了刺刀以後,是個不錯的近戰武器(一寸長一寸強),可以彌補射擊方面的不足。
備註:歐美軍隊,信奉的是火力至上,並沒有拼刺刀的習慣,可在太平洋戰場上,老美卻被逼得個個往m1上裝刺刀。
至於日軍為何會在白刃戰之前,進行褪彈動作?
這一切都是由於他們的槍械特點所造成,三八大蓋,射程遠,穿透力強,讓日軍不得不選擇在白刃戰之時,加入褪彈這動作。
其一:在混戰之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子彈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
同時射出去的子彈,形成的貫通傷,如果不在要害,並不能使得對手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進行反擊;
其二:只要雙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極其容易走火;
其三:手指不能全力握槍,影響了持槍姿態,拼殺中使不上全力;
其四:三八式步槍太長,轉動槍口瞄準對方的力距也長,如果對方不是出現在正前方,轉動槍口的時間太長,可能槍口還未到位,自己已經被刺倒。
這時候使用槍托進行打擊,無疑是更為方便的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