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16日,上午8時。
邯鄲市館陶縣陸橋鄉十里店村。
村北的關帝廟,原先是一個十分破敗的廟宇,四面透風,長滿枯草,就連當地的村民也不興得看上一眼,可這卻是龍頭游擊隊的大本營。
但是如今的這裡,卻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排排嶄新的房舍,拔地而起。
曾經弱小不堪的、只有三十幾人的龍頭游擊隊,在歐陽的帶領下,在這短短的20天時間裡,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隊伍擴大了!
自打歐陽從115師獨立團,搞到了第一批軍用物資和武器彈藥後,使得游擊隊有了一點家底,有了家底,想要招兵買馬就簡單的多了。
歐陽返回游擊隊的第二天,便展開活動,當天下午,就有二十幾名本村的漢子,加入了隊伍。
隨後,隊伍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
可以說,在這20天時間裡,歐陽一刻也沒有閒著。
一直致力於隊伍的建設,不僅熟悉了整個館陶縣的局勢,而且親自走訪了館陶縣每一個村落。
剛好是冬季,天氣嚴寒,又臨近春節,日軍和偽軍的掃蕩和嚴查,也都隨之停止,這可給了歐陽大力發展隊伍的好機會。
於是乎,歐陽再次拿出了自己的老一套致勝法寶——抗日宣傳!
不出兩日,館陶縣路橋鄉治下的39個村莊,全部張貼了無數的抗日宣傳標語。
“每一個磚頭,都向敵人開火!”
“廣泛開展山區游擊戰!”
“堅決擁護抗戰統一戰線!”
“堅決擁護共產黨八路軍!”
等等的宣傳標語,一時間如雨後春雨一般,在各個村落冒出,數以萬計的民眾,紛紛拍手稱快。
在21世紀,歐陽和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便經常開玩笑說:“八路軍所到之處,宣傳標語便如暴風驟至。”
當地的農民也玩笑道:“只要八路一進村,方針政策寫滿牆!”
短短的數日時間,龍頭游擊隊的大名,便響徹路橋鄉,就連周遭的幾個鄉鎮,也傳說著龍頭游擊隊的大名!
“龍頭游擊隊,專打小鬼子的部隊!”
此招一出,龍頭游擊隊的聲譽,響徹大地!
名聲大噪!
宣傳效果的力度和影響力,遠超歐陽的想象。
這一切得利於華北的抗日民眾基礎非常好,比之歐陽曾經在太行山白虎根據地,搞得還要好。
如此大範圍的宣傳,起初很多人都很擔心。
“這會不會引起小鬼子的注意,對我游擊隊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