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19日,晚上8時。
明月高懸,四放光芒。
長沙城。
第9戰區戰區長官司令部。
偌大的司令部內,密佈崗哨和巡邏隊,可謂是三步一崗,十步一哨,守備極其森嚴。
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
第9戰區總參謀長,吳逸志;
前敵總司令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
除去掛名第9戰區司令長官的陳誠以外,此刻的三人可謂是第9戰區最高的軍事指揮官,如今三人聚集一堂,顯然是有大事相商。
“從我們目前得知的情報來看,日軍下一個進攻目標,無外乎兩點,其一是從武漢出發,向西北方向,進攻宜昌;其二是南下我湖南地區,進攻長沙。”
參謀長吳逸志總結道。
當下,薛嶽和羅卓英相視了一眼。
羅卓英沉聲道:“日軍實力雖然強大,可以多地點展開進攻,但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日軍絕對不可能在兩線同時展開進攻,因此我認為日軍此番不是進攻宜昌,就是進攻長沙,二者只能有一個是日軍的目標。
現在我們就大膽的推測一下,小鬼子究竟是不是要進攻我湖南長沙?
判斷正確的話,勝率將提高數成;
可我們要是判斷錯了,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頓時,參謀長吳逸志重重地點了點頭。
一旦將日軍進攻重點的目標判斷錯了,那麼整個佈防肯定是要出現巨大的紕漏,給予日軍可乘之機。可要是說在兩線同時進行佈防,國軍的兵力將會分散,到時候更會給予日軍逐一擊破的機會。
拳頭只有捏緊一處,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因此現在,只能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對一個戰線進行佈防。
身為第9戰區最高軍事長官的薛嶽,此刻也難以下定決心,眉頭深鎖,手指不斷地敲打著面前的桌面。
手指敲打桌面,這也是薛嶽的一個習慣,後世很多人也都知曉。
足足過了良久,薛嶽開口了。
“參謀長,你認為日軍會重點進攻何處?”
聞聽薛嶽的話語,參謀長吳逸志沉思了片刻,言道:“從目前日軍各部頻繁調動的情況來看,我個人更傾向於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