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幾天,白虎游擊隊開赴南~~京的八路軍戰士陸續進入城中,周衛國的未婚妻蕭雅,也由戰士們送出了城,連同城中的我黨人員,一道轉入蘇北,進入安全區。
歐陽反覆強調:“要確保把我黨人員,安全轉移到指定地點,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情報,都是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安危的大事。”
其中有一小部分,大約100多人,由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率領,早在數日之前,便轉道北上,抵達蘇北,進入新四軍的駐地,幫助安排從南~~京撤出來的百姓安置工作。
另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準備和收集充足的船隻,長江沒有,就從洪澤湖裡面拖。
總而言之,歐陽下達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儘可能多的收集船隻!”
在12月1日,保衛戰正式打響前夕,市裡面和周邊各縣,已經陸續撤離了上百萬民眾,不過截止12月12日,國~軍下達撤退命令時,市區內據統計仍舊有38萬左右的百姓,未完成撤離。
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很多人故土難離;
其二、便是國~軍並沒有準備充足的船隻,供百姓撤離,其中國名革命軍的戰士,也有很多人無法完成撤離,被殘忍殺害。
本來南~京國~軍司令唐生智,在戰前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決心,並沒有控制船隻。
他堅信,憑藉著首都的強高城堅,足以堅持兩到三個月,而這個時候的蔣委員長,依舊對國際聯合勢力抱有幻想,希望能夠得到國際大國援助,予以調停處理中日糾紛。
但是哪裡知道首都別說堅守兩個月了,僅僅十幾天,便宣告城破。
唐生智突然在12月12日下令陣前撤退,從後面的結果來看,其所制訂的撤退計劃,毫無可行性可言,並且根本就沒有安排撤退船隻,並且在撤退安排上帶有很大的隨機性,甚至,也沒有人通知擔任督戰任務的第36師。
結果第36師為了阻止****各部隊撤退,雙方還發生了交火。
馬嘶人喊,人員嘈雜,傷兵勉強拄著棍子也跟在後面。
碼頭上的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就是沒有船。
船隻,就是生命線!
一句話,歐陽來南~京,做的第一項事情,那就是收集船隻。
~~~~~~~~~
~~~~~~~~~
下午,市區內一間茶舍的二樓。
歐陽、周衛國,龍小云,三人坐在一座上,點了一壺鐵觀音,今日的茶舍,由於大戰將至,客人很少,偌大的二樓,僅有兩三組客人。
歐陽嘆息道:“國將不國,百姓何其悲也!”
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