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明和聶宇兩兄弟,同時覺得謝飛是個人才,更沒有保留的對謝飛好,可以算的上謝飛人生中最為重要的貴人。
這牛津大學的學歷,可是旁人想求都求不來的。
不過,聶明現在並不打算告訴謝飛,反正實習的時間也只有一個月,等實習結束,再跟他好好商量也不遲。
但是,本人不知道,他們的師父可必須清楚。
大改師父多少也是改了性子的,畢竟他以前的徒弟,基本都處於放養的狀態,而謝飛和聶宇,則時時刻刻放在心上,甚至不惜為了他們不眠不休。
縱使謝飛已經成年,許多事可以做主,但具體的,還是要有個長輩進行參謀,畢竟他們人生閱歷有限,有個信服的長輩指點,肯定差不了。
這裡說句題外話,現在挺多年輕人對長輩的意見基本當個屁放了,壓根就沒想過尊重。
隨著學歷的增加、閱歷的增加,這些現象其實挺常見的。
而寫有些長輩並不是那種為了你好而給出建議,純粹就是個槓精,為了顯示炫耀自己,一拍大腿說出口的。
但,一小部分長輩還是會依靠自己多年的人生閱歷,和豐富的社會經驗,設身處地的替晚輩著想,給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而,作為晚輩,去不去聽、聽誰的,則取決於你對這個人服不服。
這道理挺淺顯,就譬如你身邊有個賊拉牛X的長輩,但你就是不服他,覺得他說話都是放屁,他說的再對你也不會去聽。
而大改師父,用他的技術、用他對人的態度,贏得了這些小輩們的尊重,他的建議,謝飛肯定會當個參考。
別說謝飛服他、聶宇服他,就連聶明這個世界級的機車手,取得了這麼多成就之後,也服這個老頭。
可惜,當他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大改師父的時候,那老頭一反常態的思索了許久,最後說出兩個字,“等等”。
具體等什麼並沒有說,大改師父也沒點明,他肯定有他的考量。
聶明覺得有點訕訕,這麼好的事,換做別人被這麼大的餡餅從天而降砸到腦袋,肯定高興的幾天幾夜都睡不著。
而大改師父為何要給他頭上澆一盆涼水呢?
這裡不得不說社會閱歷的不同。
大改師父沒說的理由有三。
其一、謝飛的駕駛技術是否真的到了去國外訓練的那個階段。
這裡並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國內的圓,而是闡述一種極其客觀的事實。
從摩托車發展來說,國外的機車發展,比國內要早了二三十年,甚至更多。
謝飛在國內都未必能做到問鼎,那去國外發展能有什麼意義?況且他也不怎麼會學院風的駕駛技術,即便勉強能跑出來,也失去了靈魂,這不利於他形成自己的架勢風格。
所以說,去國外進修,很可能提升不了,反而揠苗助長,最終葬送了這麼好的天賦。
其二、謝飛本人願不願意,他是否有認真考慮過走專業賽車手這條路。
專業這條路不好走,所謂隔行如隔山,謝飛現在對機車有熱情、有活力,那是因為他現在還屬於外行人,沒被圈子內名韁利鎖套住。
等到真入了圈子,在勝負心的加持下,天天跟刷kpi一樣的參加比賽,那心態就和現在完全不是一個樣了。
可能有人會說,為什麼要有勝負心,完全的沉浸在駕駛機車的享受裡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