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暉呵呵一笑,他一眼就看出了龐安生的意圖,不過其實他自己也有些按奈不住,匆匆地點了點頭。
“對,就是他。或許……我們還可以趁機摸摸慧魚甚至3D印表機。”
一行人立即坐不住了,連忙紛紛收好東西。擺好桌子,擦掉黑板上的謊言,匆匆朝奔月樓而去。
火箭樓是一座實驗大樓,一共有22層。它已經建了好些年月,起碼比顧飛年紀都大得多。它的正式名字很長,叫作佳拿大援華東機械工程試驗大樓。
只是中加兩國的關係時好時壞,壞的時候遠多於好的時候,這種援華小事媒體自然選擇性失明。學校也很聰明地把它的樓名和歷史放在不顯眼的地方。以致很多學生在裡面作了幾年實驗,都在跟著網路罵這個封鎖那個封鎖。
只是這麼大一幢樓沒個名字也不好,領導們看了看這幢樓的外形後,一拍腦袋果斷稱之為奔月樓。
對於這座大樓,包括顧飛在內的整個機電工程學院的學生都很熟悉。
四人剛走去,望著面前那兩部嶄新的電梯。沒過多久,一個個臉上都不禁露出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樣來。
去年,也就是顧飛他們大二大三的時候。這幢奔月樓的電梯年久失修已經徹底要報廢,學校不得已只好重新換了新電梯。
換電梯自然不差顧飛他們的事,只是他們這些學生如果要想作實驗,就得乖乖用腳爬上去,而且一爬至少爬十樓。然而好不容易作完實驗,又得匆匆下樓趕向教學區,否則下一堂課絕對會遲到。
當初不少同學可是憑著這個藉口而曠課,而且曠得那一個叫心安理得來。
這還不算什麼,記憶裡最慘痛的是他們有一次要作個汽車變速機構的課程設計。
一堆學生連著幾天爬樓,一個個都給爬怕了。他們乾脆徵得老師同意,每個班各自扛了臺一二百斤重的機構下樓,運到自家自習室作設計樣本。
下樓時還好說,大家覺得挺輕鬆。結果課程設計完畢,要把這一兩百斤的機器送回去時,一堆男生無不臉色鉅變。一個個推三推四的,折騰好了久才把機器還回了奔月樓裡。
自那以後起,寥寥的幾個女生還好,男生們一說起這奔月樓,兩條腿情不自禁地都有些發軟。
四人上了十三樓。
蔡天明接到訊息就在電梯口等著他們。
見了面,林春暉這麼這麼地給雙方相互介紹了一翻。蔡天明的眼光不禁轉到了顧飛身上,目光裡充滿好奇。
一行人在狹窄壓抑的過道里轉了幾個彎,就到了蔡天明給他們找的實驗室。
顧飛走進去扭著頭,四下看了看。
房子的中央是幾張光滑平坦的大桌子,估計四五個人趴在上面畫A0圖都綽綽有餘。正前面是常見的電教系統以及投影儀。而旁邊的牆上有幾道門,此時正緊緊地閉著,也不知道會通往什麼地方。
“網口在這邊,聯好電腦後,用你們的學號就可以連上CNKI。各種需要的設計資料以及常用器材在那個壁櫃裡,你們自己去拿。廁所在那邊……”
蔡天明詳詳細細地把這房間說了一說,最後笑著問道:“怎麼樣,你們還滿意嗎?”
顧飛幾天相互對視了一眼,紛紛滿意地點了點頭。
畢竟他們只是要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而已,眼前這一切早就大大超過了他們的期待。特別是CNKI華夏知網,那網路可比亂七八糟的度娘要正經多了。
度孃的東西看看就好,全部當真的話會是個笑話。而知網則完全不同,不當真的話那才是個笑話。
“那現在讓我看看你們都進行哪那一步了!”蔡天明呵呵地說道。
PS,昨天忍不住看了半晚國足世界盃的比賽,差點沒心思碼字。罪過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