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郭沫若自傳.第四卷,洪波曲> 第九章 失悔不是軍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失悔不是軍人 (1 / 2)

歷史語言研究所在中央研究院的最後一進。因為今天是做三分之一的主人,在兩點半鐘的時候我提前趕到了。

研究所正在修繕,在裝門上的花格,漆樓梯上的欄杆。我在雜沓中被領導著上樓,而傅斯年卻打著赤膊剛好從左手最末一間的後房中走出。手裡拿著一把蒲葵扇,和他有點發福的身子兩相輝映,很有點像八仙裡面的漢鍾離。這不拘形跡的姿態我很喜歡,但他一看見我,發出了一聲表示歡迎的驚訝之後,略一躊躇又折回後房裡去了。他是轉去披上了一件汗衫出來。

——何必拘形跡呢?打赤膊不正好?我向他抱歉。

傅斯年只是笑著他那有點孩子味的天真的笑。他只連連地說:還早還早,他們都還沒有來,我引你去見濟之。

濟之就是李濟博士的表字,他是在安陽小屯發掘殷墟的主將。前一向在報上看見他到日本去清理古物去了,當然他是才從日本回國的。

畢竟搞學問的人又另外是一種味道。穿過廊道在東頭的一間相當寬敞的後房裡面見到李濟之。另外還有兩位學者也經過介紹,可惜我的耳朵背,沒有聽出是誰。李濟之的上身穿的是一件已經變成灰色的白衛生衣,背上和肘拐上都有好幾個窟窿。這比起那些穿咔嘰服、拴玻璃帶的黨國要人,覺得更要發亮一些。

——有一些安陽發掘的古物,你高興看不?李濟之很不見外,他立刻便想把他最珍貴的東西給我看。

——我當然高興看。

他把我引進鄰室去,裡面堆積著很多大大小小的木箱和一些空的玻璃櫥。情形是很零亂的,因為還沒有著手整理。

——這些都是日本人留下的,我們運到內地的還沒有復員。

他把一口大木箱的蓋子揭開,裡面還有一層玻璃蓋,下邊透示出一整箱黃色的大土塊,印著區域性的器形和花紋,紋樣和青銅器或白陶上所見到的相彷彿,大體是一些雷紋和饕餮之類。

——原器大概是木器,木器朽了,在土上留下印痕。為了儲存它,我們把整個的土挖了來。遷移的時候,因為笨重,沒有搬走。玻璃蓋是日本人後配的。

接連開了好幾個木箱,都是同一性質的東西,有的呈硃紅色彩,有的有種種形狀的介殼的象嵌。原器究竟是些什麼形式,還沒有作充分的研究,或許也怕是無從復原了。但從這些印痕上可以看出器皿的宏大精巧,而殷代當時的王者生活是已經相當的富麗堂皇的。

——日本人裡面究竟也還有些學術種子,他們曉得寶貴這些硬黃土,不僅加以玻璃護罩,而且還把每一箱硬黃土都攝製成了原色照片,向學術界提供了研究的資料。來不及搬走,也還能夠原物封存,沒有加以毀壞,倒是值得嘉許的一件事。

李濟之把原色照片也給我看了,我在這兒很不應該地聯想到了我們的一些接收大員們來。我們那些大員們其實也很知道寶貴另一種硬黃色的東西的,而且有本事把別人辛辛苦苦地培養了二十年的細菌餓死了。這真真是一個絕好的對照!

是什麼料子畢竟還是什麼料子,假不過來。日本人雖然失敗了,但那是他們的帝國主義的失敗,法西斯侵略主義的失敗,日本人民的勤勞苦幹的精神倒是不能抹殺的。他們在短期內把一個落後的蕞爾小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精神。建設的遭了毀滅是一個悲劇。這悲劇倒同時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