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奕指著主張自己撤兵的王德,厲聲呵斥:“來人,將他拉出去,就地處死!”
王德嚇得大驚失色,跪在地上一個勁兒的磕頭:“大將軍,屬下知錯了,您饒了屬下吧。”
趙英奕冷眼望著他:“你倒是說說看,你哪錯了?”
王德怔愣,很明顯,他並不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只是為了活命,才胡亂承認自己有錯。
趙英奕大手一揮,便有人上來,押住王德,在他鬼哭狼嚎之中,拖出了營帳之外,隨著一聲慘叫,再也了無生息。
不多時,便有下人用布裹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來回稟,那血水順著布直接滲到了外面,看著甚是觸目驚心。
“大將軍,人已經處死。”
趙英奕掃了一眼那顆頭顱,冷聲道:“扔到河裡餵魚,連帶屍體一起。”
“是!”來人退了出去,處理死去王德的屍體。
在場其他人不敢吭聲,更不敢說任何有悖於趙英奕的話,否則他們的下場,只會比死去王德的下場更慘。
趙英奕向來獨斷專政,不容許他人質疑他的作戰和決策,此番前來攻打遼國,也是趙英奕籌劃了半月之久,對蠻夷之王加以說服,然後才率軍出征的。
即便朝中很多大臣紛紛反對,但被趙英奕暗中除此一兩個反對大臣之後,便使得反對之人乖乖閉了嘴,誰都不想因此喪命,只能選擇閉嘴。
就連皇上對趙英奕都心有忌憚,其他大臣又能奈他何?
所以此番跟著趙英奕前來侵略遼國的,大多數都是趙英奕的手下,只有一小部分,是對此次進攻遼國,態度持中立,或者是反對的將士。
不過趙英奕絲毫不在乎,他有自信能夠讓這些人乖乖聽自己的話,“殺雞儆猴”是他最常用的手段,眾人也正因為知道他的手段,所以不敢輕易的反對他的意見,以免自己成為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那個被殺之人。
這次,因為吃了敗仗,將士之中難免會心有動搖的,尤其是那些對侵略遼國持中立和反對意見的人們,更想借此機會,說服趙英奕退兵,同遼國講和,再次迴歸到曾經臣服遼國的時候。
那個時候,蠻夷雖為臣國,可至少遼國和蠻夷相處融洽和諧,蠻夷有難,遼國會派兵前往支援。
有遼國這個大國作為庇護,對於其他國家的入侵,蠻夷從來沒在怕的。
然而如今,蠻夷舉兵針對遼國,還是趁著遼國腹背受敵的時候,多少有些忘恩負義之嫌,讓蠻夷之中很多對遼國感恩之人,覺得甚是卑鄙。
可鑑於做這件事情的是趙英奕,誰都不敢再說什麼,即便在背後嚼舌根,也只能挑選自己十分信任之人,否則一旦傳到趙英奕的耳朵裡,他們不會有好下場。
現在,趙英奕再次殺雞儆猴,成功的鎮住了那些內心動搖的中立以及反對此次進攻戰爭的將士們,眾人一個個都低下頭,眼神中充滿了懼色,不敢與趙英奕相對視,生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被殺之人。
有下人急忙將地上被震碎的桌子收拾掉,換上了新的桌子,趙英奕掃視一圈,冷冷開口:“作戰本就有輸有贏,有勝有敗,這乃兵家常事,你們久在戰場摸爬滾打,難不成不明白這個道理?”
誰敢吭聲,都乖乖聽著,營帳內的氛圍令人窒息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