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府仁佳縣季家村村東山腳下一青瓦房內傳來了一陣陣或哭嚎,或啜泣的悲切聲,聽著就叫人感到心酸,不忍再聽。
一原本趴伏在床頭哭泣良久的老夫人轉過身,見屋內的一眾兒子兒媳孫女都皆面露悲苦之色頓覺不喜,抬手抹乾自己臉上的淚痕便怒目瞪向哭得最大聲的那個,“哭哭哭,哭什麼哭,都給老孃彆著。”
老太太突如其來的一聲吼驚得原本還沉浸在感傷中的眾人一個激靈,紛紛暫時停止了啜泣,看向老太太。
“都別哭了,大夫不是說了沒事兒嗎,做什麼一個個杵著嚎喪,快,都給老孃走遠點。”老太太強忍著心頭的痛楚厲聲道。
“老三,你拿著藥靠著門做什麼呢,還不把藥拿去煎了,還想不想栓子好了。”
季老三被老太太這麼一斥,當即應了一聲便跑了,屋內其他幾個婦女也都三三兩兩走了出去,商量這要做些什麼好吃的補湯出來,好給床上的小男孩補身體。
簡易穿過來的第一時間聽到的便就是這麼個情況,叫簡易隱隱有些納罕,直到簡易就著這個時機閉眼接收了這個世界的世界劇情和原主的記憶後,這才瞭然。
卻原來是因為原主是這老季家千傾地裡唯一的一根獨苗苗。
老季家現在當家的季老頭和季老太江氏, 兩人共育有六子, 分別是大二三四五六滿。
因著季老頭和季老太有些小精明在,家裡勞動力多,一個個的都特別踏實能幹等原因,老季家的日子那是一日更比一日好。
這不, 原本的小土坯房賣了, 另在村東起了一座村內唯三的青瓦磚的氣派大房子,還給家裡的小子們都娶上了媳婦兒, 可謂是風光一時, 惹得無數村民羨慕妒忌。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 以往對著老季家各種羨慕妒忌恨的村民們看向老季家的眼神漸漸帶上了憐憫, 幸災樂禍的神色。
原因在於老季家這六個滿,只老五季五滿娶妻生子後給老季家生下了一個男丁,還是個體弱多病的,其餘的十一二個全是姑娘。
由此可知, 原主在老季家是何種存在。
原主打出生開始便享盡了萬千寵愛, 不論是父母還是爺奶, 亦或是各房的叔伯嬸孃堂姐堂妹們對待原主都跟對稀世珍寶是的, 要星星不給月亮的, 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原主最好的, 期盼原主長大後能給他們養老送終, 摔盆打幡;能給家中姐妹們撐腰;能夠承繼老季家的香火, 以免斷了傳承。
是以, 原主在享受著種種好處的同時,身上還承擔著一家二十六口人的全部期望, 壓力著實不小。
好在,原主是個知感恩的有心人, 並沒有被一家子的愛意和重擔壓垮,移了心性, 反而異樣的聰慧懂事兒,孝順爺奶父母的同時也把叔伯嬸孃姐妹們放在了心上, 時時刻刻不忘苦讀, 以期盼來日能夠回報家裡一二。
後來,原主也確實做到了家人們的期盼,未及弱冠娶妻生子便就考上了舉人,光宗耀祖, 惠及家裡。
可,這些卻是耗盡了原主全副的心神換來的。
打從記事兒讀書開始, 原主便就時時不敢懈怠, 筆耕不輟,耗費心神極大,加之本就體弱,考上舉人後的第二年便抱憾長辭了,唯留下一家老小悲悼不止。
原主迴歸地府後不放心家人,花功德看了其死後尚在人世的親人,發現自打他死後, 爺奶父母皆在一年內陸續離世, 叔伯嬸孃和姐妹們也沒好到哪去,沒了依仗的他們日子平白苦了不少, 皆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安享晚年。
於是便就有了簡易這次的任務,讓他們全都過上好日子,得以安樂。
接受完原劇情, 簡易這才意識到他這會兒穿到了原主十二歲考上秀才後回鄉,因舟車勞頓生了場大病,差點沒了性命,被大夫通知家裡人可以準備身後事兒的時候。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