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誰叫水泥廠的生產,必須先要有足夠的電力供應之下才行。
所以,在火電廠安全執行了兩天,證明今後能穩定供電的可靠性之後,水泥廠終於算是開工了。
同樣是在一大早上的八點零八分的吉時,尼古拉斯大人在這裡進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
但是說實話,水泥製造技術確實是比起發電來技術來說,是要簡單和容易一些,最少胡彪本人是這麼認為的。
而水泥就是沒電也能用土法制造,但是有了電之後才能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就在山谷的一側,整體就是一面巨大的石壁。
根據胡彪從現代位面帶來的資料,一番對這裡石頭成分的檢測後,水泥廠的技術人員們判定這應該是屬於石灰石的一種。
它們的質地相對易碎、較沙,相對比較容易加工。
剛好能讓這個緊挨著水泥廠的地方,成為水泥生產的最重大的一個原料來源。
於是在胡彪的一聲開工的令下之後,裝著石灰石的四不像車,拉著大塊開採出來的石料傾瀉在了破碎機之前。
幾個光著膀子的壯漢,摟著石頭一一的扔進了破碎機中,被連續幾次後磨成了石粉。
這個過程期間,還有著少量的鐵礦石被破碎,連續的幾次破碎之後,石粉和鐵礦粉這兩者被加水之後,初步的攪拌均勻。
然後透過了傳送帶繼續輸送,期間加入了石膏等多種的新增物;再次的均勻混合在了一起。
接著又是將這些原材料預熱,分解出一些不需要的化學成分。
最終,將剩下的原料輸送到的水泥窯中焚燒,直接的燒成了液態狀;等到烘乾了之後,研磨成粉末狀態,就成了現代的水泥了。
對比起火電廠點火之後,幾乎是立竿見影的就知道成功了。
為了等到第一爐的水泥成功出產,胡彪幾乎在水泥廠這裡,一直從早上等到了大半夜的時候。
好在他的耐心等候,並沒有被白費掉。
最終帶著滾燙溫度的水泥出產之後,現場的技術人員經過了迅速的化驗,對著胡彪報告了一個好訊息。
當前生產的水泥抗壓強度,超過了32.5MPa。
轉換成一個胡彪能聽懂的說法,這些水泥差不多屬於現代位面325的標號。
以這樣的標號來建高樓大廈不行,但是滿足甜水溝子城當前的建設需要,那可是完全的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