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款車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被證明是相當的皮實、容易修理。
在小貨車方面,胡彪初步選擇的目標,是福田系列的輕型卡車;具體是不是這個,今後還要進行一下後續的確定。
第四、車床、銑床、刨床、鑽床、磨床、火花機等各種普通型號的機床,數量一共是500臺,相關的加工刀具一大批。
以上的這些機械,全部是在沈機這個兔子家的老牌企業訂購的。
之所以在船艙中出現了這樣的一批機床,那是在長達了一兩年時間的培訓之後。
如今在甜水溝子城,跟隨著那些島國老頭們學習了一番,勉強能夠獨當一面的機械加工技工,數量已經是達到了3000人。
這些人中那麼最優秀的2000人,第一時間自然是投入到了各大軍事工廠裡去了。
剩下的1000人,胡彪和楊東籬尋思了一番之後,覺得還是可以投入到民用方面,讓民間的機械加工能力,也是逐漸的成長起來。
這樣一來的話,根據他們兩人的初步計劃。
甜水溝子城和溫納城兩個主要城市,將分別成立一家機械加工廠,開始為周邊的廠礦提供機械加工支援。
第五、則是各種雜七雜八的物資,以及各大小工廠必須,但是廢土世界卻不能生產的原材料和配件。
比如說,在甜水溝子城的第一製衣廠。
這裡不管是生產的高檔的中山裝、呢料的大衣,還是相對平價一點的連衣裙、襯衣、牛仔褲,甚至是廉價的工作服這些。
都在五大湖區域、甚至更遠的地方非常的暢銷,成為廣受歡迎的東西。
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知道,在這些暢銷的服裝中,除了一些樣式簡單的金屬釦子,還有相對低端一些的羊毛布料。
剩下包括了各種面料、拉鍊、塑膠釦子、縫衣線等等,全部都是需要從現代位面給運送過來的。
總之,別看很多的配件,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東西。
但是每一樣的生產,都涉及了相當數量的基礎工業配合之下,才是能生產出來。
若是沒有了胡彪的不斷輸入,當前甜水溝子一切的美好,就算不至於回到原始時代,但是立刻就是要落後好些。
就這咋樣,帶著這麼多的裝備,胡彪匆匆的返回了廢土世界。
等待著這些東西一一開始投產之後,讓原本如今發展速度就是極快,將其他的實力遠遠甩在身後的甜水溝子,再次的插上一雙翅膀。
只要保證這樣的一點,也許十年之後很多地方不用戰鬥,就能和平的將其接收過來。
當然這是在此期間,不發生什麼意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