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遠征莫斯科最大的困難,不是沙皇俄國的軍隊,而是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以及一個堅壁清野的莫斯科城。
這兩個“敵人”會阻止絕大部分人對沙俄的入侵。
儘管遼東以及朝鮮的嚴冬也是異常寒冷,但即便是吳三桂手下那些來自遼東的華夏將士也在也依舊被凍得瑟瑟發抖。
就連土生土長的遼東人吳三桂都抱怨道:“這裡的大風實在是太冷了,即便士兵們都穿上了皮質的軍裝,依舊凍得不行。”
即便是人能受的了,不少戰馬也撐不住了。
儘管華夏的騎兵在哈薩克的這幾月已經挑選了許多耐寒的西伯利亞馬,但是仍然有一些馬匹被凍死凍傷。
就在此時負責補給的騎兵隊伍送來了最新的禦寒神器。
自從華夏開始征討哈薩克汗國後,李獻忠就預料到不久後會同沙皇俄國發生戰爭。
即便是在後世,莫斯科的寒冷也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難關。
於是命令華夏的工匠日夜趕工出了5萬件羽絨馬甲。
吳三桂拿起一件馬甲說道:“這玩意如此之輕,豈能禦寒?”
李世祖從小就穿父皇發明的這種羽絨馬甲禦寒,既輕便保暖效果又好。
他說道:“你可別小看這件馬甲,他是取鴨子或者大鵝羽毛下面的絨毛,所以分量極輕。一隻鴨子身上根本取不了多少,這5萬件羽絨馬甲估計要從上百萬只鴨子身上去取。”
將士們將羽絨馬甲穿到軍裝裡面後,果然不那麼冷了。
華夏軍隊計程車氣也為之一振!
最終他們終於頂著零下40度的嚴寒來到了莫斯科附近。
但凡是讀過一點兵書的人,都知道唐時“李塑雪夜襲蔡州”的故事。
可如果你的準備不充分,恐怕早就被大雪給活埋了。
此時無論是李世祖還是吳三桂都慶幸遼東軍校對征伐莫斯科之戰的精準預演。
不然今天他們很可能就是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此時的莫斯科雖然不能說是一座空城,但是能用的兵馬屬實不多了。
當發現華夏軍隊距離莫斯科只剩下30里路的時候,負責城防的蘇爾沃夫伯爵,也是大吃一驚。
雖然他已經收到了華夏攻克喀山同阿斯特拉罕的訊息,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華夏人可以頂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來到莫斯科。
即便是沙皇俄國自己的軍隊也不會選擇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中行軍的。
沙俄的偵查騎兵已經試探過華夏軍隊了,他們並沒有因為嚴寒就變得畏首畏尾。